未了公案
- 拼音wèi liǎo gōng àn
- 注音ㄨㄟˋ ㄌㄧㄠˇ ㄍㄨㄙ ㄢˋ
- 成語解釋公案:案件,問題。沒有解決的案件或事情。
- 成語出處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卷十:“僧問:‘如何是先師未了底公案?’師便打曰:‘視禰不了,殃及兒孫?!?/li>
- 成語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沒完的事情
- 成語例子元·方回《可言集考》:“文成公于‘思無邪’自為一說,前輩謂之未了公案?!?/li>
-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英語翻譯an outstanding case <an unsettled problem>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公案:案件,問題。沒有解決的案件或事情。
國語詞典
- 未能解決的事件。
- 如:「這是一件未了公案,恐怕還要有一段時間,才能解決?!?/li>
網(wǎng)絡解釋
- 未了公案
- 未了公案是漢語詞語,讀音是wèi liǎo gōng àn,指沒有解決的案件或事情。
“未了公案”單字解釋
了:[le] 1.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,表示動作或變化已經(jīng)完成。a)用于實際已經(jīng)發(fā)生的動作或變化:這個小組受到~表揚。水位已經(jīng)低~兩米。b)用于預期的或假設的動作:你先去,我下~...
公:1.屬于國家或集體的(跟“私”相對):~款。~物?!鹿k。 2.共同的;大家承認的:~分母?!h?!s。 3.屬于國際間的:~海。~制?!珰v。 4.使公開:~布?!谑馈?..
未:1.副詞。1.不:~便?!煞瘛?.沒;沒有:~見此人。 2.地支的第八位。 3.未時,舊式記時法,相當于十三點到十五點。...
案:1.古代端食物用的木托盤:舉~齊眉。 2.長條的桌子:書~。 3.架起來用作臺面的長木板:~板。 4.事件。特指涉及法律的事件:慘~。破~。 5.公務中的書面材料:有~可查。 6.書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