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人之明

  • 拼音zhī rén zhī míng
  • 注音ㄓㄧ ㄖㄣˊ ㄓㄧ ㄇㄧㄥˊ
  • 成語解釋明:指眼光。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。 識(shí)別他人賢愚善惡的本領(lǐng)恐怕有累令兄知人之明,總是不去的為是?!独蠚堄斡洝?/li>
  • 成語出處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吳祐傳》:“吳季英有知人之明,卿且勿言?!?/li>
  • 成語用法偏正式;作賓語;含褒義
  • 成語例子前任督憲是兄弟同門世好,最有知人之明。閣下不以兄弟不才,時(shí)加教誨,為幸多矣?。ㄇ?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七十二回)
  •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偏正式成語
  •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  •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  •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  • 英語翻譯ability to appreciate a person\'s character and capability
  • 近義詞
  • 反義詞

詞語解釋

  1. [ability to appreciate a person's character and capability]識(shí)別他人賢愚善惡的本領(lǐng)
    1. 恐怕有累令兄知人之明,總是不去的為是。——《老殘游記》

外語翻譯

  • 德語:Menschenkenntnis (S)
  • 法語:(expr. idiom.) capacité de savoir juger les gens, (avoir) la sagesse de conna^itre les gens

國語詞典

  1. 有識(shí)別、拔擢人才的眼光及本領(lǐng)?!逗鬂h書.卷六四.吳祐傳》:「功曹以祐倨,請黜之。太守曰:『吳季英有知人之明,卿且勿言。』」《舊唐書.卷一三九.陸贄傳》:「雖懷竊位之懼,且乏知人之明,自揣庸虛,終難上報(bào)?!挂沧鳌钢酥b」。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  1. 知人之明
    1. 知人之明,漢語成語,釋義: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。注音:
    2. zhī rén zhī míng。

“知人之明”單字解釋

:1.往:由京~滬。君將何~? 2.人稱代詞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賓語):求~不得。取~不盡。操~過急。言~成理。取而代~。有過~無不及。反其道而行~。 3.人稱代詞。虛用,無...
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(jìn)行勞動(dòng)的高等動(dòng)物:男~。女~。~們?!?。 2.每人;一般人:~手一冊?!仓?。 3.指成年人:長大成~。 4.指某種人:工~。軍~。主~。介紹~。...
:1.明亮(跟“暗”相對(duì)):~月。天~。燈火通~。 2.明白;清楚:問~。講~。分~。去向不~。 3.公開;顯露在外;不隱蔽(跟“暗”相對(duì)):~說。~令?!珳??!珮屢锥悖导?..
:[zhī] 1.曉得,明了:~道?!ㄖ!X(有感覺而知道)。良~。~人善任。溫故~新?!y而進(jìn)?!檫_(dá)理。 2.使知道:通~。~照。 3.學(xué)識(shí),學(xué)問:~識(shí),求~。無~。...

熱門成語推薦
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
Copyright © 2020-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(hào)-29
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