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腸公子
- 拼音wú cháng gōng zǐ
- 注音ㄨˊ ㄔㄤˊ ㄍㄨㄙ ㄗㄧˇ
- 成語繁體無腸公子
- 成語解釋指螃蟹。
- 成語出處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登涉》:“稱無腸公子者,蟹也?!?/li>
- 成語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螃蟹
- 成語例子明·程登吉《幼學(xué)瓊林》第四卷:“無腸公子,螃蟹之名;綠衣使者,鸚鵡之號。”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偏正式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英語翻譯the bowelless gentleman <crab>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指螃蟹。
國語詞典
- 螃蟹。
- 《抱樸子.內(nèi)篇.登涉》:「稱無腸公子者,蟹也。」
- 唐.唐彥謙〈蟹〉詩:「無腸公子固稱美,弗使當(dāng)?shù)澜麢M行?!?/li>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無腸公子 (螃蟹的別稱)
- 無腸公子,拼音是wú cháng gōng zǐ,出自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登涉》,是古人對螃蟹的別稱。
“無腸公子”單字解釋
公:1.屬于國家或集體的(跟“私”相對):~款?!铩!鹿k。 2.共同的;大家承認(rèn)的:~分母?!h。~約。 3.屬于國際間的:~海。~制?!珰v。 4.使公開:~布?!谑?。...
子:1.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~女?!珜O?!??!埽ê筝吶?,年輕人)。 2.植物的果實(shí)、種子:菜~。瓜~兒?!珜?shí)。 3.動物的卵:魚~。蠶~。 4.幼小的,小的:~雞?!?。~...
無:[wú] 1.沒有(跟“有”相對):從~到有?!a(chǎn)階級。有則改之,~則加勉。 2.不:~論?!?。 3.不論:事~大小,都有人負(fù)責(zé)。 4.同“毋”。 5.姓。 [mó] 見【南無】。...
腸:1.消化器官的一部分,形狀像管子,上端連胃,下端通肛門。分為小腸、大腸兩部分,起消化和吸收作用。通稱腸子。 2.心思;情懷:愁~。衷~。 3.在腸衣里塞進(jìn)肉、淀粉等制成的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