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三暮四
- 拼音zhāo sān mù sì
- 注音ㄔㄠˊ ㄙㄢ ㄇㄨˋ ㄙㄧˋ
- 成語解釋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。后用來比喻常常變卦,反復無常。 原來比喻用詐術(shù)欺騙人。后來用以比喻變化多端,捉摸不定朝三暮四,昨非今是,癡兒不解榮枯事。——元. 喬吉《山坡羊.冬日寫懷》
- 成語出處莊周《莊子 齊物論》:“狙公賦芧,曰:‘朝三而暮四?!娋呀耘T唬骸粍t朝四而暮三?!娋呀詯??!?/li>
- 成語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貶義,比喻反復無常的人
- 成語例子厘定規(guī)則:怎樣服役,怎樣納糧,怎樣磕頭,怎樣頌圣。而且這規(guī)則是不象現(xiàn)在那樣朝三暮四的。(魯迅《墳 燈下漫筆》)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成語辨形暮,不能寫作“墓”。
- 成語辨析~和“翻云覆雨”都可形容反復無常。但“翻云覆雨”偏重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反復無常;毫無節(jié)操;貶斥的程度較~重。~多指規(guī)章制度等經(jīng)常變更;叫人無所適從。而且不僅可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;也可指人對工作和學習的態(tài)度。
- 成語正音朝,不能讀作“cháo”。
- 英語翻譯change one\'s mind frequently
- 日語翻譯朝三暮四(ちょうさんぼし)
- 俄語翻譯утром петь об одном,а вечером о другом <переменчивый>
- 其他語言<德>heute so,morgen so <wetterwendisch><法>inconstant <versatile>
- 近義詞反復無常朝秦暮楚
- 反義詞一成不變墨守成規(guī)
詞語解釋
- [blow hot and cold]原來比喻用詐術(shù)欺騙人。后來用以比喻變化多端,捉摸不定
- 朝三暮四,昨非今是,癡兒不解榮枯事。——元· 喬吉《山坡羊·冬日寫懷》
外語翻譯
- 英語:lit. say three in the morning but four in the evening (idiom); to change sth that is already settled upon, indecisive, to blow hot and cold
- 德語:sich mal so, mal anders verhalten (V, Sprichw)
- 法語:versatilité, souffler le chaud et le froid
國語詞典
- 本指一養(yǎng)猴人以果子飼養(yǎng)猴子,施以詐術(shù)騙猴的故事。見《莊子.齊物論》。后比喻以詐術(shù)欺人,或心意不定、反復無常?!杜f唐書.卷一三五.皇甫镈傳》:「直以性惟狡詐,言不誠實,朝三暮四,天下共知,惟能上惑圣聰,足見奸邪之極?!乖畻钤G《西游記.第九出》:「也是我為人不肖,和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?!挂沧鳌改核某?、「朝四暮三」。
網(wǎng)絡解釋
- 朝三暮四
- 朝三暮四,漢語成語。
- 拼音是zhāo sān mù sì,
- 釋義:是聰明的人善用手段,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別事情,后來比喻辦事反復無常,經(jīng)常變卦。
- 源于莊周《莊子·齊物論》。這個故事本來的寓意是對管理與被管理者兩種愚的巧妙諷刺,被嘲諷的后者因‘一葉障目不見泰山’而‘貽笑大方’;而看似得意的前者卻僅為了解決眼前困境而慣使些‘自欺欺人權(quán)宜緩兵之下策’也自然終因非長久之計而實則遭怨。現(xiàn)在,被引申為目標不堅定或者感情上不專一。
“朝三暮四”單字解釋
三:1.二加一后所得的數(shù)目。見〖數(shù)字〗。 2.表示多數(shù)或多次:~思?!}其口。 3.姓。...
四:1.三加一后所得的數(shù)目。見〖數(shù)字〗。 2.姓。 3.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,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的“”。見〖工尺〗。...
暮:1.傍晚:~色。朝三~四。 2.(時間)將盡;晚:~春?!辍L旌畾q~。 3.姓。...
朝:[cháo] 1.朝廷(跟“野”相對):上~。在~黨(執(zhí)政黨)。 2.朝代:唐~。改~換代。 3.指一個君主的統(tǒng)治時期:康熙~。 4.朝見;朝拜:~覲?!敗?5.面對著;向:臉~里。坐東~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