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二山河
- 拼音bǎi èr shān hé
- 注音ㄅㄞˇ ㄦˋ ㄕㄢ ㄏㄜˊ
- 成語解釋百二:以二敵百。比喻山河險固之地。
-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紀》:“秦,形勝之國,帶河山之險,縣隔千里,持戟百萬,秦得百二馬?!?/li>
- 成語用法偏正式;作賓語、定語;指山河險固的地方
- 成語例子百二山河同敗絮,兩三親友各飄萍。★寧調(diào)元《清明憶亡友姚宏業(yè)》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偏正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百二:以二敵百。比喻山河險固之地。
國語詞典
- 語本《史記.卷八.高祖本紀》:「秦,形勝之國,帶河山之險,縣隔千里,持戟百萬,秦得百二焉?!古狍S集解引蘇林曰:「得百中之二焉。秦地險固,二萬人足當諸侯百萬人也?!剐稳菪蝿蓦U要,防事牢固,兵力壯盛。也作「百二關(guān)山」。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百二山河
- 百二山河是一個漢語成語,讀音是bǎi èr shān hé,意思是比喻山河險固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