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豎為災
- 拼音èr shù wéi zāi
- 成語繁體二竪為災
- 成語解釋豎:小子;二豎:指病魔。比喻疾病纏身。
- 成語出處春秋 魯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年》:“公疾病,求醫(yī)于秦。秦伯使醫(yī)緩為之。未至,公夢疾為二豎子,曰:‘彼良醫(yī)也,懼傷我,焉逃之?’其一曰:‘居肓之上,膏之下,若我何?’”
- 成語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疾病纏身
- 成語例子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22回:“本想與諸公同心協(xié)力,保持國家,怎奈二豎為災,竟致不起。”
-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
-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英語翻譯be taken ill
- 近義詞二豎為虐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豎:小子;二豎:指病魔。比喻疾病纏身。
“二豎為災”單字解釋
為:[wéi] 1.做:有~。事在人~。敢作敢~。大有可~。 2.充當:選他~代表。 3.變成;成:一分~二?;珵跤?。變沙漠~良田。 4.是:十寸~一尺。 5.姓。 6.被(跟“所”字合用):這...
二:1.數(shù)目。一加一的和。 2.序數(shù):一窮~白。 3.兩樣:不~價。...
災:1.自然界造成的或人為的禍害:水~。兵~。 2.個人遭遇的禍患:沒病沒~。 3.“菑”,另音zī...
豎:1.跟地面垂直的(跟“橫”相對):~井。~琴。 2.從上到下的;從前到后的(跟“橫”相對):畫一條~線。~著再挖一道溝。 3.使物體跟地面垂直:~電線桿。把柱子~起來。 4.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