眇眇忽忽

  • 拼音miǎo miǎo hū hū
  • 注音ㄇㄧㄠˇ ㄇㄧㄠˇ ㄏㄨ ㄏㄨ
  • 成語解釋眇眇:遼遠;忽忽:印象模糊。隱隱約約,看不清楚。
  • 成語出處漢·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:“眇眇忽忽,若神仙之仿佛?!?/li>
  • 成語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模糊
  •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聯(lián)合式成語
  •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  •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  • 近義詞隱隱約約
  • 反義詞

詞語解釋

  1. 飄忽微茫貌。

國語詞典

  1. 難以辨識。
    1. 《文選.司馬相如.子虛賦》:「眇眇忽忽,若神仙之髣髴?!?/li>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  1. 眇眇忽忽
    1. 眇眇 : 1.微末。 2.孤單無依貌。 3.遼遠;高遠。 4.瞇眼遠望貌。 5.風吹動貌;飄動貌。

“眇眇忽忽”單字解釋

:1.不注意;不重視:~略?!暋J琛?。 2.姓。 3.忽而:天氣~冷~熱。油燈被風吹得~明~暗。 4.計量單位名稱。a)長度,10忽等于1絲。b)質(zhì)量或重量,10忽等于1絲。...
:1.原指一只眼睛瞎,后來也指兩只眼睛瞎。 2.渺小;微小。...

熱門成語推薦
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
Copyright © 2020-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-29
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