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瞽之說
- 拼音kuáng gǔ zhī shuō
- 成語繁體狂瞽之説
- 成語解釋指愚妄無知的言論。
- 成語出處《南史·虞寄傳》:“使得盡狂瞽之說,披肝膽之誠。”
- 成語用法作賓語;用于自謙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偏正式成語
-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
-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狂:狂妄;瞽:瞎眼。指愚妄無知的言論。舊時(shí)常用作自謙之辭。
“狂瞽之說”單字解釋
之:1.往:由京~滬。君將何~? 2.人稱代詞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賓語):求~不得。取~不盡。操~過急。言~成理。取而代~。有過~無不及。反其道而行~。 3.人稱代詞。虛用,無...
狂:1.精神失常;瘋狂:發(fā)~。喪心病~。 2.猛烈;聲勢(shì)大:~風(fēng)?!?。 3.縱情地、無拘束地(多指歡樂):~喜?!珰g。 4.狂妄:~言。你這話可說得有點(diǎn)兒~。...
瞽:1.眼睛瞎:~者。 2.指沒有識(shí)別能力的:~說(不達(dá)事理的言論)。...
說:[shuō] 1.用話來表達(dá)意思:我不會(huì)唱歌,只~了個(gè)笑話。 2.解釋:一~就明白。 3.言論;主張:學(xué)~。著書立~。有此一~。 4.責(zé)備;批評(píng):挨~了。爸爸~了他幾句。 5.指說合;介紹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