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落石出
- 拼音shuǐ luò shí chū
- 注音ㄕㄨㄟˇ ㄌㄨㄛˋ ㄕㄧˊ ㄔㄨ
- 成語解釋水落下去,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。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。 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?!? 蘇軾《后赤壁賦》本為描寫景物,后轉(zhuǎn)用以比喻事情的真相徹底顯露收真才于水落石出之后,坐銷浮偽之風;察定理于舟行岸移之時,盡里出讒誣之巧?!? 陸游《謝臺諫啟》
- 成語出處宋 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:“野芳發(fā)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陰,風霜高潔,水落而石出者,山間之四時也。”
- 成語用法緊縮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補語;含褒義
- 成語例子水山,不要急。事情早晚能弄個水落石出。(馮德英《迎春花》第二十章)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緊縮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成語辨形落,不能寫作“摞”。
- 成語辨析~和“真相大白”;都有“真實情況搞清楚了”的意思;但~是比喻性偏重于“情況搞清楚了”;“真相大白”偏重于被掩蓋或歪曲的事情或情況搞清楚了。
- 成語正音落,不能讀作“l(fā)à”或“l(fā)ào”。
- 英語翻譯When the water subsides the rocks emerge.
- 日語翻譯真相(しんそう)がすっかり明(あき)らかになる
- 俄語翻譯Тáйное становится явным.
- 其他語言<德>alles kommt an den Tag,was unter dem Schnee verborgen lag<法>la vérité finit toujours par paraǐtre au jour <quand l'eau s'abaisse,les roches paraissent>
- 近義詞真相大白原形畢露
- 反義詞匿影藏形
詞語解釋
- [doubts will clear up when facts are known;as the water recedes the stones appear]
- 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——宋· 蘇軾《后赤壁賦》本為描寫景物,后轉(zhuǎn)用以比喻事情的真相徹底顯露
- 收真才于水落石出之后,坐銷浮偽之風;察定理于舟行岸移之時,盡里出讒誣之巧。——宋· 陸游《謝臺諫啟》
外語翻譯
- 英語:as the water recedes, the rocks appear (idiom), the truth comes to light
- 德語:alles kommt an den Tag, die Sonne bringt es an den Tag
- 法語:(expr. idiom.) Après le reflux les récifs se découvrent, La vérité finit par éclater
國語詞典
- 冬季水位下降,使石頭顯露出來。
- 宋.歐陽修〈醉翁亭記〉:「野芳發(fā)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陰,風霜高潔,水落而石出者,山間之四時也。」
- 宋.蘇軾〈后赤壁賦〉:「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?!?/li>
- 比喻事情真相大白。
- 《紅樓夢.第六一回》:「如今這事八下里水落石出了,連前兒太太屋里丟的也有了主兒?!?/li>
- 《老殘游記.第一八回》:「因為你家這十三條命是個大大的 疑案,必須查個水落石出?!?/li>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水落石出 (漢語成語)
- 水落石出,漢語成語。
- 拼音:shuǐ luò shí chū
- 釋義:水落石出,指潮水退下去,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。原指一種自然景象,后多比喻事情終于真相大白。
“水落石出”單字解釋
出:1.從里面到外面(跟“進、入”相對):~來?!?。~門?!珖??!?。 2.來到:~席?!珗?。 3.超出:~軌?!?。不~三年。 4.往外拿:~錢。~布告?!}目?!饕?。 5.出產(chǎn)...
水:1.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,化學式H2O。無色、無味、無臭的液體,在標準大氣壓(101325帕)下,冰點0℃,沸點100℃,4℃時密度最大,為1克/毫升。 2.河流:漢~?;础?3.指江、河、湖、...
石:[shí] 1.構(gòu)成地殼的堅硬物質(zhì),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:花崗~。石灰~?!?。~板?!?。見〖巖石〗。 2.指石刻:金~。 3.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:藥~。 4.姓。 [dàn] 容量單位,10斗等...
落:[là] 1.遺漏:這里~了兩個字,應該添上。 2.把東西放在一個地方,忘記拿走:我忙著出來,把書~在家里了。 3.因為跟不上而被丟在后面:大家都努力干,誰也不愿意~在后面。 [l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