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事而懼
- 拼音lín shì ér jù
- 注音ㄌㄧㄣˊ ㄕㄧˋ ㄦˊ ㄐㄨˋ
- 成語繁體臨事而懼
- 成語解釋臨:遭遇,碰到;懼:戒懼。遇事謹(jǐn)慎戒懼。
-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暴虎馮河,死而無悔者,吾不與也。必也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者也。”
- 成語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;指遇事謹(jǐn)慎戒懼
- 成語例子夫廟算而后出軍,猶臨事而懼,況今廟算有闕而欲用之,臣誠未見其利也。(《三國志 魏志 辛毗傳》)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偏正式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英語翻譯be full of anxiety and fear in the crisis of an affair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臨:遭遇,碰到;懼:戒懼。遇事謹(jǐn)慎戒懼。
國語詞典
- 處事謹(jǐn)慎小心。
- 《論語.述而》:「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者也。」
- 《三國志.卷三五.蜀書.諸葛亮傳》:「不能訓(xùn)章明法,臨事而懼?!?/li>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臨事而懼
- 臨事而懼,拼音是lín shì ér jù,即遇事謹(jǐn)慎戒懼,意思是遇到事情應(yīng)謹(jǐn)慎對待,做事要分析、考慮,謀劃得充分才能成功。出自《論語·述而》。
“臨事而懼”單字解釋
臨:1.靠近;對著:~街。~河。背山~水。居高~下。如~大敵。 2.來到;到達(dá):光~。蒞~。身~其境。雙喜~門。 3.臨近;臨到(某一行為發(fā)生的時間),含有將要、快要的意思:~...
事:1.事情:國~。公~。 2.事故:出~。平安無~。 3.職業(yè):謀~。 4.關(guān)系;責(zé)任:回去吧,沒有你的~了。 5.從事:大~宣傳。 6.侍奉;伺候:~親。不~王侯。...
懼:害怕;恐懼:畏~。毫無所~。連我也~他三分。...
而:1.連接動詞、形容詞或詞組、分句等。a)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:偉大~艱巨的任務(wù)。戰(zhàn)~勝之。取~代之。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(yè),~偉大的事業(yè)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