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力而行
- 拼音liàng lì ér xíng
- 注音ㄌㄧㄤˋ ㄌㄧˋ ㄦˊ ㄒㄧㄥˊ
- 成語解釋量:估量;行:行事。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,不要勉強。 按照自己能力大小去做事朕當量力而行,然定可否。——唐. 吳兢《開元升平源》
- 成語出處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十五年》:“力能則進,否則退,量力而行?!?/li>
- 成語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;指做事實事求是的態(tài)度
- 成語例子只有量力而行,才是實事求是的做法。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偏正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成語辨形力,不能寫作“利”。
- 成語正音量,不能讀作“l(fā)iánɡ”;行,不能讀作“hánɡ”。
- 英語翻譯do what one\'s strength allows
- 日語翻譯力相応に行(おこな)う
- 俄語翻譯соизмерять свои силы и действия
- 其他語言<德>seinen Fǎhigkeiten entsprechend vorgehen <nur das tun,wozu man in der Lage ist>
- 近義詞量入為出量體裁衣實事求是
- 反義詞力不從心
詞語解釋
- [act according to one’s capability; do what one is capable to]按照自己能力大小去做事
- 朕當量力而行,然定可否。——唐· 吳兢《開元升平源》
外語翻譯
- 英語:to assess one's capabilities and act accordingly (idiom); to act within one's competence, One does what one can.
- 法語:(expr. idiom.) évaluer ses capacités et agir en conséquence, faire ce qu'on peut
國語詞典
- 衡量自己的能力做事?!杜f五代史.卷七二.唐書.張承業(yè)傳》:「舉事量力而行,不可信于游譚也?!挂沧鳌噶苛Χ鵀椤?。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量力而行
- 量力而行是一個成語,讀音是liàng lì ér xíng,意思是按照自己能力的大小去做,不要勉強,多指在符合自己能力的范圍內(nèi)做事。
“量力而行”單字解釋
力:1.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,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(fā)生形變的外因。力有三個要素,即力的大小、方向和作用點。 2.力量;能力:人~。物~。目~。腦~。藥~。理解~。說服~。戰(zhàn)斗...
而:1.連接動詞、形容詞或詞組、分句等。a)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:偉大~艱巨的任務(wù)。戰(zhàn)~勝之。取~代之。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(yè),~偉大的事業(yè)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...
行:[háng] 1.行列:雙~。楊柳成~。 2.排行:您~幾?。我~三。 3.行業(yè):內(nèi)~。同~。在~。懂~。改~。各~各業(yè)。干一~,愛一~?!鰻钤?。 4.某些營業(yè)機構(gòu):商~。銀~。車~。...
量:[liàng] 1.測量東西體積多少的器物。如升、斗等。 2.限度:膽~。力~。 3.數(shù)量:降雨~。產(chǎn)~。 4.估計;衡量:~力而行。 5.哲學范疇。指事物存在和發(fā)展的規(guī)模、程度、速度等,即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