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而不問
- 拼音zhì ér bù wèn
- 成語繁體置而不問
- 成語解釋放在一旁不再過問。后用來指對事情不加過問。
- 成語出處宋·蘇軾《漢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》:“上林令吏之不材,而虎圈嗇夫,才之過人者也,才者遺而不錄,不才者置而不問,則事之不廢壞者有幾?”
- 成語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偏正式成語
-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近義詞置之不理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放在一旁不再過問。后用來指對事情不加過問。
“置而不問”單字解釋
不:[bù] 1.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:~去。~能。~多?!?jīng)濟(jì)。~一定?!芎?。 2.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~法?!?guī)則。 3.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...
置:1.擱;放:安~。擱~。漠然~之?!焕怼!T腦后。 2.設(shè)立;布置:裝~。設(shè)~。 3.購置:添~?!恍┯镁摺?..
而:1.連接動詞、形容詞或詞組、分句等。a)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:偉大~艱巨的任務(wù)。戰(zhàn)~勝之。取~代之。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(yè),~偉大的事業(yè)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...
問:1.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請人解答:詢~?!绿帯2欢汀?。答非所~。 2.為表示關(guān)切而詢問;慰問:~好?!颉?3.審訊;追究:審~?!?。首惡必辦,脅從不~。 4.管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