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百甕齏

  • 拼音sān bǎi wèng jī
  • 注音ㄙㄢ ㄅㄞˇ ㄨㄥˋ ㄐㄧ
  • 成語解釋甕:陶制的盛器;齏:咸菜。指長期以咸菜度日,生活清貧。
  • 成語出處宋·趙與顏《娛書堂詩話》上卷:“舊傳一貧士死,見陰更,為言‘當年生,汝有三百甕齏祿未盡?!?/li>
  • 成語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生活
  • 成語例子陸放翁《病愈》:“鏡中無復舊朱顏,一笑衷翁乃爾頑。三百甕齏消未盡,不知更著幾年還?”
  •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
  •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
  •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  •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  • 近義詞
  • 反義詞

詞語解釋

網絡解釋

  1. 三百甕齏
    1. 三百甕齏,讀音sān bǎi wèng jī,漢語成語,指長期以咸菜度日,生活清貧。典出《蘇軾文集》卷七十三〈祿有重輕〉。

“三百甕齏”單字解釋

:1.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。見〖數字〗。 2.表示多數或多次:~思?!}其口。 3.姓。...
:1.一種盛東西的陶器,腹部較大:水~。酒~。菜~。 2.(Wèng)姓。...
:表示很多:~草?!洝!迫珪?。~家爭鳴?!R放。精神~倍?!劜蝗缫灰姟?..
:1.搗碎的姜、蒜或韭菜的細末。 2.細;碎:~粉。...

熱門成語推薦
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
Copyright © 2020-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-29
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