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東倒西
- 拼音fú dōng dǎo xī
- 成語繁體扶東倒西
- 成語解釋扶:扶持,攙扶。比喻隨他人的意志轉移,自己沒主見。
- 成語出處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131卷:“張魏公才極短,雖大義極分明而不全曉事,扶得東邊,倒了西邊;知得這里,忘了那里。”
- 成語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沒主見
- 成語結構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
-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扶:扶持,攙扶。比喻隨他人的意志轉移,自己沒主見。
“扶東倒西”單字解釋
東:1.方位詞。四個主要方向之一,太陽升起的一邊:~邊兒?!??!L?!?。城~。大江~去。 2.主人(古時主位在東,賓位在西):房~。股~?!?。 3.東道:我做~,請你們吃...
倒:[dǎo] 1.豎立的東西躺下來:摔~。墻~了。~塌?!_。打~。臥~。 2.對調,轉移,更換,改換:~手?!珦Q?!??!u?!珎}?!?。 [dào] 1.位置上下前后翻轉:~立?!珤??!?..
扶:1.用手支持使人、物或自己不倒:~犁?!蠑y幼?!鴻跅U。 2.用手幫助躺著或倒下的人坐或立;用手使倒下的東西豎直:~苗。護士~起傷員,給他換藥。 3.扶助:~貧?!?..
西:1.方位詞。四個主要方向之一,太陽落下去的一邊:~面。河~。往~去。夕陽~下。 2.(Xī)西洋;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:~餐?!t(yī)?!??!?。學貫中~。 3.姓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