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疑猶豫
- 拼音hú yí yóu yù
- 成語解釋狐疑:多疑;猶豫:遲疑。指生性多疑,拿不定主意。
- 成語出處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“狐疑猶豫,后必有悔。”
- 成語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用于處事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
-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近義詞猶豫狐疑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“狐疑猶豫”單字解釋
猶:1.如同:雖死~生。過~不及。 2.還;尚且:記憶~新。困獸~斗。 3.姓。...
狐:1.哺乳動物,外形略像狼,面部較長,耳朵三角形,尾巴長,毛通常赤黃色。性狡猾多疑,晝伏夜出,吃野鼠、鳥類、家禽等。常見的有赤狐和沙狐。通稱狐貍。 2.(Hú)姓。...
疑:[yí] 1.不信,猜度(duó):~惑?!珕枴!摹!珗F?!珣]?!]?!c?!恕2隆?。懷~。半信半~。 2.不能解決的,不能斷定的:~案。~難。~義。存~。 [nǐ] 1.安定,止息。...
豫:1.歡喜;快樂:面有不~之色。 2.安適:逸~亡身。 3.同“預(yù)1”。 4.河南的別稱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