亂真不辨
- 拼音luàn zhēn bù biàn
- 成語解釋亂真:善于摹仿,和真的一樣。摹仿能力很強,和真的放在一起,分不出真假。
- 成語出處《宋史.米芾傳》:“畫山水人物,自名一家,尤工臨移,至亂真不可辨?!?/li>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亂真:善于摹仿,和真的一樣。摹仿能力很強,和真的放在一起,分不出真假。
“亂真不辨”單字解釋
不:[bù] 1.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:~去?!??!唷!?jīng)濟?!欢?。~很好。 2.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~法?!?guī)則。 3.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...
亂:1.沒有秩序和條理:~七八糟。 2.武裝騷擾:兵~。叛~。 3.使混亂;使紊亂:搗~。以假~真。 4.任意;隨便:不許~扔紙屑。...
真:1.真實(跟“假、偽”相對):~心誠意。千~萬確。去偽存~。這幅宋人的水墨畫是~的。 2.的確;實在:時間過得~快!?!叭饲诘夭粦小边@話~不假。 3.清楚確實:字音咬得~。黑...
辨:1.區(qū)別;分析:明~是非。 2.古又同“辯”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