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馬攢蹄
- 拼音sì mǎ cuán tí
- 注音ㄙㄧˋ ㄇㄚˇ ㄘㄨㄢˊ ㄊㄧˊ
- 成語繁體四馬攅蹏
- 成語解釋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。
- 成語出處元 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二折:“則道是孤鴻伴影,幾時吃四馬攢蹄?!?/li>
- 成語用法復句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分句;含貶義
- 成語例子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33回:“腦栽蔥跌得四馬攢蹄,仰在那茅坑里面,自己又掙扎不起來?!?/li>
-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近義詞五花大綁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。
國語詞典
- 把兩手兩腳捆綁在一起。
- 元.關漢卿《調風月.第二折》:「則道是孤鴻伴影,幾時吃四馬攢蹄?!?/li>
- 《蕩寇志.第四回》:「連那兩個親隨,都四馬攢蹄,緊緊的捆了?!?/li>
網(wǎng)絡解釋
- 四馬攢蹄
- 四馬攢蹄是一個漢語成語,讀音是sì mǎ cuán tí,意思是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。出處:◎清·俞萬春 《蕩寇志》第七十四回:父女二人便把燈來照看,一齊動手,把那衙內同孫高、薛寶都洗剝了上蓋衣服,連那兩個親隨,都四馬攢蹄,緊緊的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