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霄云外
- 拼音jiǔ xiāo yún wài
- 注音ㄐㄧㄨˇ ㄒㄧㄠ ㄧㄨㄣˊ ㄨㄞˋ
- 成語繁體九霄雲(yún)外
- 成語解釋九霄:高空。在九重天的外面。比喻無限遠的地方或遠得無影無蹤。
- 成語出處元 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,你在這七寶盒中,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?!?/li>
- 成語用法偏正式;作主語、賓語、補語;用于表消失意義動詞之后
- 成語例子嬸娘那時怎樣疼我來,如今就忘在九霄云外?(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一百一回)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偏正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成語辨形霄,不能寫作“宵”;外,不能寫作“處”。
- 英語翻譯cast to the winds
- 日語翻譯はるかかなた,空(そら)のかなた
- 俄語翻譯за девятое небо
- 其他語言<法>au loin <au delà des nues>
- 近義詞煙消云散無影無蹤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[beyond the highest heavens]∶九重云天之外。形容極高極遠之處
- 恰便似九霄云外,滴溜溜飛下一紙赦書來。——元· 馬致遠《黃粱夢》
- [wind]∶比喻一干二凈,蹤影全無
- 從深雪中走過,一切擔(dān)心都拋到九霄云外
國語詞典
- 形容既高且遠的地方。
- 《儒林外史.第一一回》:「把那楊執(zhí)中的話,已丟在九霄云外?!?/li>
- 《紅樓夢.第一○一回》:「嬸娘那時怎樣疼我了,如今就忘在九霄云外了!」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九霄云外 (漢語成語)
- 九霄云外是一個漢語成語,拼音是jiǔ xiāo yún wài,意思是在九重天的外面。比喻非常遙遠的地方或遠得無影無蹤。
“九霄云外”單字解釋
九:1.八加一后所得的數(shù)目。見〖數(shù)字〗。 2.從冬至起每九天是一個“九”,從一“九”數(shù)起,二“九”、三“九”,一直數(shù)到九“九”為止:數(shù)~。冬練三~,夏練三伏。~盡寒盡。 3.表...
云:1.說:人~亦~。不知所~。 2.表示強調(diào):歲~暮矣。 3.在空中懸浮的由水滴、冰晶聚集形成的物體。 4.指云南:~腿(云南宣威一帶出產(chǎn)的火腿)。 5.姓。...
外:1.外邊;外邊的。與“內(nèi)”“里”相對:門~。~表。 2.關(guān)系疏遠的;不是自己這方面的:~人?!l(xiāng)。 3.指外國:對~貿(mào)易?!珒S。 4.非原有的;非正式的:~加。~號。 5.稱母親、...
霄:云;天空:重~。云~。九~云外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