惡衣惡食
- 拼音è yī è shí
- 注音ㄜˋ ㄧ ㄜˋ ㄕㄧˊ
- 成語繁體惡衣惡食
- 成語解釋惡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
-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?!?/li>
- 成語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賓語、補(bǔ)語;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
- 成語例子君子憂道不憂貧,士志于道,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。(章炳麟《論讀經(jīng)有利而無弊》)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英語翻譯wear shabby clothes and eat poor food
- 近義詞
- 反義詞錦衣玉食
詞語解釋
- 惡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
國語詞典
- 惡衣,粗劣的衣服。惡食,粗糙的食物。惡衣惡食形容生活儉約樸實(shí)。《論語.里仁》:「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?!埂稘h書.卷九九.王莽傳上》:「惡衣惡食,陋車駑馬,妃匹無二,閨門之內(nèi),孝友之德,眾莫不聞。」也作「惡衣菲食」、「惡衣糲食 」、「惡衣蔬食」。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惡衣惡食
- 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儉樸或清貧。
“惡衣惡食”單字解釋
惡:[è] 惡劣;壞:~習(xí)。~意。 [wù] 討厭;憎恨(跟“好”hào相對):好~。深~痛絕。 [ě] 1.[惡心](ě·xin) 2.有要嘔吐的感覺:胃里不舒服,一陣一陣地~。 3.厭惡;令人厭惡:這種...
衣:[yī] 1.衣服:上~。內(nèi)~。大~。豐~足食。 2.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?xùn)|西:筍~。糖~。 3.胞衣。 4.姓。 [yì] 穿(衣服);拿衣服給人穿:~布衣。解衣~我。...
食:[shí] 1.吃。特指吃飯:~肉。廢寢忘~。 2.吃的東西:面~。小雞覓~。豐衣足~。 3.供食用或調(diào)味用的:~糖?!}。 4.人所見到的日、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(xiàn)象:日~。月~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