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毛踐土
- 拼音shí máo jiàn tǔ
- 注音ㄕㄧˊ ㄇㄠˊ ㄐㄧㄢˋ ㄊㄨˇ
- 成語繁體食毛踐土
- 成語解釋毛:指地面所生之谷物;賤:踩。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國君所有。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。
- 成語出處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七年》:“封略之內,何非君土;食土之毛,誰非君臣?”
- 成語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;用于感戴恩德
- 成語例子食毛踐土偏知感,地厚天高亂頌揚。(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二十一回)
-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毛:指地面所生之谷物;賤:踩。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國君所有。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。
國語詞典
- 語本《左傳.昭公七年》:「封略之內,何非君土?食土之毛,誰非君臣?」居住的地方,飲食的東西皆為國君所有。為古代帝王君臨天下,臣民感戴君恩的話。
- 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八.如是我聞二》:「甲食毛踐土,已三十余年,當吳三桂拒命之時,彼已手戮桂玉,斷不得稱楚之三戶。」
- 《官場現形記.第四七回》:「做百姓的食毛踐土,連國課都要欠起來不還,這還了得嗎!」
網絡解釋
- 食毛踐土
- 食毛踐土(shí máo jiàn tǔ),成語,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國君所有。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。出處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封略之內,何非君土;食土之毛,誰非君臣?”
“食毛踐土”單字解釋
土:1.土壤;泥土:黃~。黏~?!??!??!?。 2.土地:國~。領~。 3.本地的;地方性的:~產。~話。這個字眼太~,外地人不好懂。 4.民間的;民間沿用的;非現代化的(區(qū)別...
毛:1.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;鳥類的羽毛:羊~。雞~。枇杷樹葉子上有許多細~。 2.東西上長的霉:饅頭放久了就要長~。 3.粗糙;還沒有加工的:~坯?!F。 4.不純凈的:~利...
踐:1.踩;踐踏。 2.實行;履行:實~?!s。...
食:[shí] 1.吃。特指吃飯:~肉。廢寢忘~。 2.吃的東西:面~。小雞覓~。豐衣足~。 3.供食用或調味用的:~糖?!}。 4.人所見到的日、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象:日~。月~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