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坐之頃
- 拼音yī zuò zhī qīng
- 成語解釋一坐:剛一坐下;頃:頃刻。剛一坐下的短暫時刻。形容時間很短。
- 成語出處南朝.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文學》:“因吟嘯良久,隨而下筆。一坐之間,誄以之成?!?/li>
- 成語例子且如今一坐之頃,便有許多語話,豈不是動。 ▲宋.朱熹《朱子語類》卷十八
- 成語結構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“一坐之頃”單字解釋
一:1.最小的正整數(shù)。見〖數(shù)字〗。 2.表示同一:咱們是~家人。你們~路走。這不是~碼事。 3.表示另一:番茄~名西紅柿。 4.表示整個;全:~冬。~生。~路平安?!葑尤恕!淼?..
之:1.往:由京~滬。君將何~? 2.人稱代詞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賓語):求~不得。取~不盡。操~過急。言~成理。取而代~。有過~無不及。反其道而行~。 3.人稱代詞。虛用,無...
坐:1.把臀部放在椅子、凳子或其他物體上,支持身體重量:請~。咱們~下來談。他~在河邊釣魚。穩(wěn)~江山。 2.乘;搭:~船?!疖?。 3.(房屋)背對著某一方向:這座大樓是~北朝...
頃:1.市制地積單位。100畝為1頃,1頃合6.6667公頃,等于66667米2。 2.短時間:有~(過了一會兒)?!蹋ㄒ粫海?3.文言副詞。剛才:~接來信。 4.古又同“傾(qīng)”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