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削褒貶
- 拼音bǐ xuē bāo biǎn
- 注音ㄅㄧˇ ㄒㄩㄝ ㄅㄠ ㄅㄧㄢˇ
- 成語繁體筆削褒貶
- 成語解釋筆:記載;削:刪改。原指孔子作《春秋》,用文字來評論人物的好壞。也指用文字褒揚、貶斥人或事。
- 成語出處清·皮錫瑞《經(jīng)學(xué)歷史·經(jīng)學(xué)開辟時代》:“《春秋》自孔子加筆削褒貶,為后世立法,而后《春秋》不僅為記事之書?!?/li>
- 成語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修改文章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偏正式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筆:記載;削:刪改。原指孔子作《春秋》,用文字來評論人物的好壞。也指用文字褒揚、貶斥人或事。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筆削褒貶
- 筆削褒貶是一個漢語成語,讀音為bǐ xuē bāo biǎn,意思是筆:記載。削:刪改。古時在竹簡或木簡上寫字,寫錯要修改時就用刀削。原指孔子作《春秋》,用文字來評文論物的好壞。也指用文字褒揚、貶斥人或事。
“筆削褒貶”單字解釋
削:[xuē] 義同“削(xiāo)”。專用于復(fù)合詞:~減。剝~。 [xiāo] 用刀斜著去掉物體的表層或一截:~果皮。把壞的一截~掉。...
筆:1.寫字畫圖的用具:毛~。鉛~。鋼~。粉~。一支~。一管~。 2.(寫字、畫畫、作文的)筆法:伏~。工~。敗~。曲~。 3.用筆寫出:代~。直~。親~。 4.手跡:遺~。絕~。...
褒:1.贊揚;夸獎(跟“貶”相對):~獎。~揚。 2.(衣服)肥大:~衣博帶(寬袍大帶)。...
貶:1.降低(封建時代多指官職,現(xiàn)代多指價值):~黜?!怠K怀ⅰ竭呥h(yuǎn)地區(qū)做官。 2.指出缺點,給予不好的評價(跟“褒”相對):他被~得一無是處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