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紳正笏

  • 拼音chuí shēn zhèng hù
  • 成語繁體垂紳正笏
  • 成語解釋紳:古時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帶;笏:指朝笏,用于記事。垂下大帶的末端,雙手端正地拿著朝笏。形容朝廷大臣莊重嚴肅的樣子。
  • 成語出處宋·歐陽修《相州晝錦堂記》:“至于臨大事,決大議,垂紳正笏,不動聲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?!?/li>
  • 成語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舊時大臣等
  • 成語結構聯(lián)合式成語
  •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  •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  • 近義詞
  • 反義詞

詞語解釋

  1. 紳:古時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帶;笏:指朝笏,用于記事。垂下大帶的末端,雙手端正地拿著朝笏。形容朝廷大臣莊重嚴肅的樣子。

“垂紳正笏”單字解釋

:1.耷(d?。├聛恚骸?。 2.留傳:永~不朽! 3.將;快要:~老。功敗~成。 4.敬辭。稱長輩、上級對自己的行動:~念?!?。...
:[zhèng] 1.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(跟“歪”相對):~南?!胺健G昂髮Α?。這幅畫掛得不~。 2.位置在中間(跟“側、偏”相對):~房?!簝?。 3.用于時間,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...
: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,用玉、象牙或竹片制成,上面可以記事。...
:1.古代士大夫束在腰間的大帶子,下垂部分叫紳。 2.紳士:土豪劣~。鄉(xiāng)~。...

熱門成語推薦
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
Copyright © 2020-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-29
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