寡不敵眾
- 拼音guǎ bù dí zhòng
- 注音ㄍㄨㄚˇ ㄅㄨˋ ㄉㄧˊ ㄓㄨㄙˋ
- 成語繁體寡不敵衆(zhòng)
- 成語解釋寡:少;敵:抵擋;眾:多。人少的抵擋不住人多的。 較少的敵不過眾多的,形容力量懸殊,無法對抗周瑜雖得利,只恐寡不敵眾,遂下令鳴金收住船只?!度龂萘x》他雖然身懷精湛拳技,終因寡不敵眾,被一頓毒打昏倒在地上。
- 成語出處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寡固不可以敵眾?!?/li>
- 成語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戰(zhàn)爭等
- 成語例子王朗寡不敵眾,與白虎、周昕殺條血路,走入城中,拽起吊橋,堅閉城門。(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十五回)
- 成語結(jié)構主謂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成語辨形敵,不能寫作“故”。
- 英語翻譯The few can not resist the many.
- 日語翻譯衆(zhòng)寡(しゅうか)敵(てき)せず
- 俄語翻譯мáлым числóм не устоять прóтив мнóжества
- 其他語言<法>ne pas pouvoir tenir tête à celui qui l'emporte en nombre
- 近義詞眾寡懸殊
- 反義詞旗鼓相當勢均力敵
詞語解釋
- [be hopelessly outnumbered;A few are no match for the many]較少的敵不過眾多的,形容力量懸殊,無法對抗
- 周瑜雖得利,只恐寡不敵眾,遂下令鳴金收住船只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- 他雖然身懷精湛拳技,終因寡不敵眾,被一頓毒打昏倒在地上。
國語詞典
- 人少的抵擋不過人多勢眾的。
- 唐.陳子昂〈申宗人冤獄書〉:「夫孤直者,眾邪之所憎;至公者,群惡之所疾。寡不敵眾,孤不勝群。」
- 《警世通言.卷一二.范鰍兒雙鏡重圓》:「徐信雖然有三分本事,那潰兵如山而至,寡不敵眾,舍命奔走。」
網(wǎng)絡解釋
- 寡不敵眾
- 寡不敵眾是一個漢語成語,讀音是guǎ bù dí zhòng,意思是人少的抵擋不住人多的。 形容在戰(zhàn)爭中敵對雙方的(人員)實力懸殊太大(孤軍奮戰(zhàn)不可以力敵)。
“寡不敵眾”單字解釋
不:[bù] 1.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:~去。~能?!唷!?jīng)濟?!欢??!芎谩?2.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,構成形容詞:~法。~規(guī)則。 3.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...
眾:1.許多(跟“寡”相對):~多?!恕9巡粩场??!境沙?。 2.許多人:聽~。觀~。群~?!苤?。 3.姓。...
寡:1.少;缺少(跟“眾、多”相對):~歡?!浴!粩潮?。孤陋~聞。 2.淡而無味:清湯~水。 3.婦女死了丈夫:守~?!印?..
敵:1.有利害沖突不能相容的:~人?!姟?2.敵人:仇~。殘~。分清~我。 3.對抗;抵擋:所向無~。寡不~眾。 4.(力量)相等的:匹~。勢均力~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