礎(chǔ)潤而雨
- 拼音chǔ rùn ér yǔ
- 注音ㄔㄨˇ ㄖㄨㄣˋ ㄦˊ ㄧㄩˇ
- 成語繁體礎(chǔ)潤而雨
- 成語解釋柱子的基石潤濕了,就是要下雨的征候。比喻見到一點跡象,就能知道它的發(fā)展方向。
- 成語出處宋 蘇洵《辨奸論》:“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惟天下之靜者,乃能見微而知著。月暈而風(fēng),礎(chǔ)潤而雨,人人知之?!?/li>
- 成語用法連動式;作謂語;比喻從小事預(yù)測未來
- 成語例子宋·蘇洵《辨奸論》:“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惟天下之靜者,乃能見微而知著。月暈而風(fēng),礎(chǔ)潤而雨,人人知之?!?/li>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偏正式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英語翻譯Coming events cast their shadows before.
- 近義詞月暈而風(fēng)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柱子的基石潤濕了,就是要下雨的征候。比喻見到一點跡象,就能知道它的發(fā)展方向。
國語詞典
- 礎(chǔ)石為水氣所濕潤,是將要下雨的預(yù)兆。比喻從微小的跡象中,就能知道事物的真象及發(fā)展。
- 宋.蘇洵〈辨奸論〉:「惟天下之靜者,乃能見微而知著。月暈而風(fēng),礎(chǔ)潤而雨,人人知之。」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礎(chǔ)潤而雨
- 釋義 柱子的基石潤濕了,就是要下雨的征候。比喻見到一點跡象,就能知道它的發(fā)展方向。
- 語法:連動式;作謂語;比喻從小事預(yù)測未來
- 出處 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說林訓(xùn)》:“山云蒸,柱礎(chǔ)潤。”
- 示例: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惟天下之靜者,乃能見微而知著。月暈而風(fēng),~,人人知之。 ★宋·蘇洵《辨奸論》
- 同義詞:月暈而風(fēng)
“礎(chǔ)潤而雨”單字解釋
潤:1.不干燥:濕~。 2.加油或加水使不干燥:~腸?!ぷ?。 3.細膩光滑;滋潤:~澤。 4.使有光澤;修飾:~色。 5.利益;好處:利~。...
礎(chǔ):1.墊在柱下的石礅:~石。 2.事物的基底,根基:基~。...
而:1.連接動詞、形容詞或詞組、分句等。a)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:偉大~艱巨的任務(wù)。戰(zhàn)~勝之。取~代之。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(yè),~偉大的事業(yè)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...
雨:[yǔ] 水蒸氣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,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懸在空中時,就下降成雨。 [yù] 古指下(雨、雪等):~雪(下雪)?!?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