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內攘外
- 拼音ān nèi rǎng wài
- 注音ㄢ ㄣㄟˋ ㄖㄤˇ ㄨㄞˋ
- 成語解釋攘:排除。原就藥的療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內部,排除外患。
- 成語出處漢 張仲景《傷寒論 太陽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內攘外之能?!?/li>
- 成語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從事物內部入手解決問題
- 成語例子安內攘外之大經,富國強兵之遠略。(孫中山《上李鴻章書》)
-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英語翻譯to maintain internal security and repel foreign invasion
- 近義詞抽薪止沸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攘:排除。原就藥的療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內部,排除外患。
國語詞典
- 安定內部的叛亂,抵御外敵的侵凌。
- 如:「當國家危急存亡之秋,理應安內攘外雙管齊下?!?/li>
網絡解釋
- 安內攘外 (張學良將軍對抗戰(zhàn)的主張)
- 安內攘外,是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在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的主張,因與蔣介石“攘外必先安內政策”相左而直接導致了西安事件的爆發(fā)。
- 安內攘外 (名詞詞匯)
- 攘:排除。原就藥的療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內部,排除外患。
“安內攘外”單字解釋
內:[nèi] 1.里面,與“外”相對:~部?!狻!??!??!w。~行(háng)。~涵。 2.稱妻子或妻子家的親戚:~人。~親。~弟。 3.親近:~君子而外小人。 [nà] 古同“納”,收入...
外:1.外邊;外邊的。與“內”“里”相對:門~?!?。 2.關系疏遠的;不是自己這方面的:~人。~鄉(xiāng)。 3.指外國:對~貿易?!珒S。 4.非原有的;非正式的:~加?!?。 5.稱母親、...
安:1.安定:心神不~。坐不~,立不穩(wěn)。 2.使安定:~民?!瘛!疃▏?3.對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:~于現狀(滿足于目前的狀況,不求進步)?!羲?。 4.平安;安全(跟...
攘:1.搶奪;侵犯;竊取:~奪。 2.排除:~除。~敵(抵御敵人)。 3.捋起(衣袖):~臂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