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定俗成
- 拼音yuē dìng sú chéng
- 注音ㄩㄝ ㄉㄧㄥˋ ㄙㄨˊ ㄔㄥˊ
- 成語繁體約定俗成
- 成語解釋指某種事物的名稱或社會習慣,經(jīng)過長期的社會實踐而被公認,并為大家遵守和沿用?!盾髯印ふ罚骸懊麩o固宜,約之以命,約定俗成謂之宜,異于約則謂之不宜?!?/li>
- 成語出處先秦 荀況《荀子 正名》:“名無固宜,約之以命,約定俗成謂之宜,異于約則謂之不宜。”
- 成語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含褒義
- 成語例子尊老愛幼是約定俗成的行為規(guī)范。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成語辨形俗,不能寫作“浴”。
- 成語正音約,不能讀作“yāo”。
- 英語翻譯accepted through common practice
- 俄語翻譯обусловненный обычаем <неписаный закон>
- 其他語言<德>Gewohnheitsrecht sein <übung macht Recht><法>consacré,fixé par l'usage
- 近義詞蔚成風氣蔚然成風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[established by usage;accepted through common practice;convention]事物的名稱或法則,經(jīng)人相約遵用,久而久之,為社會所公認或?qū)嵱?ol>
- 名無固宜,約之以命,約定俗成謂之宜,異于約則謂之不宜。——《荀子·正名》
國語詞典
- 事物的名稱或法則,經(jīng)人倡導,而成為社會習用或公認者。
- 《荀子.正名》:「名無固宜,約之以命,約定俗成謂之宜,異于約則謂之不宜。」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約定俗成
- 約定俗成是一個成語,讀音是yuē dìng sú chéng,意思是指事物的名稱或社會習慣往往是由人民群眾經(jīng)過長期社會實踐而確定或形成的。
“約定俗成”單字解釋
俗:1.風俗:習~。移風易~。 2.大眾的;通行的;習見的:約定~成。通~。 3.趣味不高的;令人厭惡的:庸~?!珰狻?4.沒出家的人;世俗:僧~。還~。...
定:1.平靜;穩(wěn)定:立~。坐~。心神不~。 2.固定;使固定:~影?!?。手表壞了,表針~住不動了。 3.決定;使確定:商~?!媱?。開會時間~在明天上午。 4.已經(jīng)確定的;不改變...
成:1.完成;成功(跟“敗”相對):大功告~。事情~了。 2.成全:~人之美。玉~其事。 3.成為;變?yōu)椋喊贌挕?。雪化~水?4.成果;成就:坐享其~。一事無~。 5.生物生長到定形...
約:[yuē] 1.提出或商量(須要共同遵守的事):預(yù)~?!??!凇!梦妩c鐘見面。 2.邀請:特~?!?。~他來。 3.約定的事;共同訂立、須要共同遵守的條文:踐~。條~。和~。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