辭無所假
- 拼音cí wú suǒ jiǎ
- 成語解釋辭:文詞;假:利用。寫文章時用詞有所創(chuàng)新,沒有因襲前人。形容文章自成一家,有獨特的風(fēng)格。
- 成語出處三國.魏.曹丕《典論.論文》:“斯七子者,于學(xué)無所遺,于辭無所假?!?/li>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辭:文詞;假:利用。寫文章時用詞有所創(chuàng)新,沒有因襲前人。形容文章自成一家,有獨特的風(fēng)格。
“辭無所假”單字解釋
假:[jiǎ] 1.虛偽的;不真實的;偽造的;人造的(跟“真”相對):~話?!l(fā)?!??!C件。~仁~義。 2.假定:~設(shè)?!f。 3.假如:~若?!埂?4.借用:久~不歸?!珴?。不...
所:1.處所:場~。住~。各得其~。 2.明代駐兵的地點,大的叫千戶所,小的叫百戶所(后來只用于地名):海陽~(在山東)。前~(在浙江)。后~(在山西)。沙后~(在遼寧)。...
無:[wú] 1.沒有(跟“有”相對):從~到有?!a(chǎn)階級。有則改之,~則加勉。 2.不:~論?!殹?3.不論:事~大小,都有人負責(zé)。 4.同“毋”。 5.姓。 [mó] 見【南無】。...
辭:1.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(xué)體裁。 2.言語文詞:~令。修~。 3.告別:~行。 4.不接受;請求離去:~謝。~職。 5.解雇:~退。他被老板~了。 6.躲避;推托:萬死不~。不~辛苦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