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瀉千里
- 拼音yī xiè qiān lǐ
- 注音ㄧ ㄒㄧㄝ ˋ ㄑㄧㄢ ㄌㄧˇ
- 成語繁體一瀉千裏
- 成語解釋瀉:水往下直注。形容江河奔流直下,流得又快又遠(yuǎn)。也比喻文筆或樂曲氣勢(shì)奔放。也形容價(jià)格猛跌不止。
- 成語出處宋 陳亮《與辛幼安殿撰書》:“大江在河,一瀉千里?!?/li>
- 成語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速度快
- 成語例子方希直如奔流滔滔,一瀉千里,而瀠洄滉瀁之狀頗少。(明 王世貞《文評(píng)》)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補(bǔ)充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成語辨形瀉,不能寫作“寫”或“泄”。
- 成語辨析~與“一落千丈”有別:~強(qiáng)調(diào)速度;指流得快而遠(yuǎn);常指水流急速、文筆奔放等;“一落千丈”強(qiáng)調(diào)深度;指降得快跌得深;常形容地位、聲望、權(quán)力等急劇下降。
- 成語正音瀉,不能讀作“xiě”。
- 英語翻譯water rushes down and covers hundreds of miles of land
- 日語翻譯一瀉千里(いっしゃせんり)
- 俄語翻譯могучий разлив <течь стремительно>
- 其他語言<法>avance impétueuse,irrésistible
- 近義詞一落千丈一蹶不振
- 反義詞迂回曲折斗折蛇行
詞語解釋
- [rush;rush down a thousand li]∶指江河水勢(shì)奔流直下
- [be bold and flowing in writting ]∶比喻文筆奔放暢達(dá)
國(guó)語詞典
- 形容水的奔流通暢快速。
- 《警世通言.卷三.王安石三難蘇學(xué)士》:「回時(shí)乘著水勢(shì),一瀉千里,好不順溜?!?/li>
- 如:「黃河之水,浩浩蕩蕩,一瀉千里。」
- 比喻行文暢達(dá),氣勢(shì)奔放。
- 明.焦竑《玉堂叢語.卷一.文學(xué)》:「其文如源泉奔放,一瀉千里?!?/li>
- 清.趙翼《甌北詩話.卷五.蘇東坡詩》:「坡詩放筆快意,一瀉千里,不甚鍛煉。」
- 比喻口才的雄辯。
- 如:「他一上場(chǎng)就口若懸河,一瀉千里,逼得對(duì)方百口莫辯?!?/li>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一瀉千里
- 一瀉千里是一個(gè)漢語成語,
- 拼音是yí xiè qiān lǐ,
- 釋義:形容水往下直注流下,流得又快又遠(yuǎn)。也比喻文筆或樂曲氣勢(shì)奔放。
“一瀉千里”單字解釋
一:1.最小的正整數(shù)。見〖數(shù)字〗。 2.表示同一:咱們是~家人。你們~路走。這不是~碼事。 3.表示另一:番茄~名西紅柿。 4.表示整個(gè);全:~冬。~生?!菲桨??!葑尤恕!淼?..
千:1.數(shù)目。十個(gè)一百。 2.比喻很多:~錘百煉。 3.“秋千”的“千”。...
瀉:1.很快地流:流~。傾~。河水奔騰,一~千里。 2.腹瀉:~藥。上吐下~。...
里:[lǐ] 1.(~兒)衣服、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;紡織品的反面:被~兒。衣服~兒。這面是~兒,那面是面兒。 2.方位詞。里邊(跟“外”相對(duì)):~屋?!?。往~走。 3.街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