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蹶不振
- 拼音yī jué bù zhèn
- 注音ㄧ ㄐㄩㄝˊ ㄅㄨˋ ㄓㄣˋ
- 成語繁體一蹷不振
- 成語解釋蹶:栽跟頭;振:振作。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來。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來。 一遭到失敗或挫折就再也振作不起來
- 成語出處西漢 劉向《說苑 說叢》:“一噎之故,絕谷不食,一蹶之故,卻足不行?!?/li>
- 成語用法連動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補語;含貶義
- 成語例子可惜,到了這二十世紀的中葉,說什么也一蹶不振了。(梁斌《紅旗譜》四十二)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連動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成語辨形蹶,不能寫作“撅”、“橛”或“镢”;“振”不能寫作“震”。
- 成語辨析見“一敗涂地”(1141頁)。
- 成語正音蹶,不能讀作“quē”。
- 英語翻譯collapse after one setback <be in shambles; curl up; never be able to recover after a setback>
- 日語翻譯一蹶(いっけつ)振(ふ)るわず
- 俄語翻譯не в состоянии встать нá ноги
- 其他語言<德>sich von einer Niederlage nicht mehr erholen kǒnnen<法>défaite définitive <échec irrémédiable>
- 近義詞一敗涂地一敗如水
- 反義詞方興未艾死灰復(fù)燃東山再起
詞語解釋
- [collapse after one setback;be in shambles;curl up;never be able to recover after a setback]一遭到失敗或挫折就再也振作不起來
外語翻譯
- 英語:one stumble, unable to rise (idiom); a setback leading to total collapse, ruined at a stroke, unable to recover after a minor hitch
- 德語:zusammenbrechen (V)
- 法語:(expr. idiom.) être incapable de se relever après une chute, défaite irrémédiable
國語詞典
- 跌了一跤就不敢再走路。語本漢.劉向《說苑.卷一六.談叢》:「一噎之故,絕谷不食;一蹶之故,卻足不行。」后比喻遭受挫折或失敗后,無法再振作恢復(fù)。清.王夫之《讀通鑒論.卷四.漢宣帝》:「憚數(shù)歲之勞,遽期事之速效,一蹶不振,數(shù)十年兵連禍結(jié)而不可解?!?/li>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一蹶不振 (成語)
- 一蹶不振是一個中國漢語成語,讀作yī jué bù zhèn,意思是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來。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來。出自漢·劉向《說苑·說叢》。
“一蹶不振”單字解釋
一:1.最小的正整數(shù)。見〖數(shù)字〗。 2.表示同一:咱們是~家人。你們~路走。這不是~碼事。 3.表示另一:番茄~名西紅柿。 4.表示整個;全:~冬?!!菲桨病!葑尤??!淼?..
不:[bù] 1.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:~去?!??!?。~經(jīng)濟?!欢?。~很好。 2.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~法。~規(guī)則。 3.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...
振:1.搖動;揮動:~翅?!P疾書。 2.振動:共~。諧~?!?。 3.奮起;振作:~奮。~起精神來。聽說比賽開始,觀眾精神一~。 4.姓。...
蹶:[juě] 見〔尥蹶子〕 [jué] 跌倒。比喻失敗或挫折:一~不振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