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識之無

  • 拼音lüè shí zhī wú
  • 注音ㄌㄩㄝˋ ㄕㄧˊ ㄓㄧ ㄨˊ
  • 成語繁體畧識之無
  • 成語解釋之、無:指最簡單的字。形容識字不多。
  • 成語出處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九回:“最可笑的,還有一班市儈,不過略識之無……出了錢叫人代作了來,也送去登報?!?/li>
  • 成語用法動賓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貶義,形容識字不多
  • 成語例子豐子愷《告緣緣堂在天之靈》:“以最廉價廣銷各地,使略識之無的中國人都能了解。”
  •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動賓式成語
  •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  •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  •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
  • 英語翻譯know only a few simple characters <only slightly literate>
  • 近義詞略知皮毛略知一二
  • 反義詞學(xué)富五車

詞語解釋

  1. 之、無:指最簡單的字。形容識字不多。

國語詞典

  1. 唐代詩人白居易生六、七個月時,即可辨識之、無二字,百試不差。見唐.白居易〈與元九書〉。后用略識之無來指人識字不多。
    1.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.第九回》:「最可笑的,還有一斑市儈,不過略識之無,因?yàn)槠G羨那些斗方名士,要跟著他學(xué),出了錢叫人代作了來,也送去登報?!?/li>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  1. 略識之無
    1. 略識之無,這成語的意思是說,“所以后來人們在謙遜地稱說自己所識別的東西不多抑或知識有限時,便往往會用上這典故,說是‘略識之無’?!逼湓鋭t出于唐·白居易《與元九書》:“仆始生六七月時,乳母抱弄于書屏下。有指‘無’字、‘之’字示仆者,仆雖口未能言,心已默識。后有問此二字者,雖百十其試,而指之不差?!?/li>

“略識之無”單字解釋

:1.往:由京~滬。君將何~? 2.人稱代詞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賓語):求~不得。取~不盡。操~過急。言~成理。取而代~。有過~無不及。反其道而行~。 3.人稱代詞。虛用,無...
:[wú] 1.沒有(跟“有”相對):從~到有。~產(chǎn)階級。有則改之,~則加勉。 2.不:~論?!?。 3.不論:事~大小,都有人負(fù)責(zé)。 4.同“毋”。 5.姓。 [mó] 見【南無】。...
:1.簡單(跟“詳”相對):大~。粗~。~圖?!x。這個提綱寫得太~了。 2.簡單扼要的敘述:史~。事~。節(jié)~。要~。 3.省去;簡化:從~。省~。中間的部分~去不說。 4.略微...
:[shí] 1.認(rèn)得:~字。相~。 2.知識:?!?。學(xué)~。 3.見解;辨別力:很有見~。遠(yuǎn)見卓~。 [zhì] 1.記?。翰┞剰?qiáng)~。 2.標(biāo)志;記號:款~。...

熱門成語推薦
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
Copyright © 2020-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-29
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