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識之士
- 拼音yǒu shí zhī shì
- 注音ㄧㄡˇ ㄕㄧˊ ㄓㄧ ㄕㄧˋ
- 成語繁體有識之士
- 成語解釋具有才能和遠(yuǎn)見卓識的人。
- 成語出處漢 劉向《說苑 善說》:“天下有識之士,無不為足下寒心酸鼻者,千秋萬歲之后,廟堂必不血食矣?!?/li>
- 成語用法作主語、賓語;指有見識的人
- 成語例子〖示例〗有識之士皆謂陛下厭聞人言,意輕邊事,其兆見于此矣。 ★宋 蘇軾《朝辭赴定州狀》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偏正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英語翻譯a man of insight
- 日語翻譯有識者(ゆうしきしゃ)
- 俄語翻譯сведущие люди <дальновидные деятели>
- 其他語言<法>homme clairvoyant,de perspicacité
- 近義詞
- 反義詞凡夫俗子
詞語解釋
- 具有才能和遠(yuǎn)見卓識的人。
國語詞典
- 有見識的人。
- 《后漢書.卷一○.皇后紀(jì)下.靈思何皇后紀(jì)》:「時有識之士心獨(dú)怪之,后遂因何氏傾沒漢祚焉?!?/li>
- 宋.蘇軾〈朝辭赴定州論事狀〉:「有識之士皆謂陛下厭聞人言,意輕邊事,其兆見于此矣。」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有識之士
- 有識之士,發(fā)音yǒu shí zhī shì,解釋:具有才能和遠(yuǎn)見卓識的人。有見識,有能力的人。
“有識之士”單字解釋
之:1.往:由京~滬。君將何~? 2.人稱代詞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賓語):求~不得。取~不盡。操~過急。言~成理。取而代~。有過~無不及。反其道而行~。 3.人稱代詞。虛用,無...
士:1.古代指未婚的男子。 2.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間的階層。 3.士人:~農(nóng)工商。 4.軍人:~兵?!珰?。 5.某些國家軍人的一級,在尉以下:上~。中~。下~。 6.指某些技術(shù)人員:醫(yī)~...
有:[yǒu] 1.存在:~關(guān)?!剑ǖ梅ǎ?。~案可稽。~備無患?!抗捕?。 2.表示所屬:他~一本書。 3.表示發(fā)生、出現(xiàn):~病。情況~變化。 4.表示估量或比較:水~一丈多深。 5.表示大...
識:[shí] 1.認(rèn)得:~字。相~。 2.知識:常~。學(xué)~。 3.見解;辨別力:很有見~。遠(yuǎn)見卓~。 [zhì] 1.記?。翰┞剰?qiáng)~。 2.標(biāo)志;記號:款~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