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然無語
- 拼音mò rán wú yǔ
- 成語繁體嘿然無語
- 成語解釋默:靜默。不聲不響,一句話也不說。
- 成語出處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52回:“魯肅吃了一驚,默然無語?!?/li>
- 成語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沒有聲音
- 成語例子高陽《胡雪巖全傳·煙消云散》:“但對胡雪巖來說,這數(shù)目太小了,不值一談,所以烏先生佯作不知,默然無語?!?/li>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偏正式成語
-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英語翻譯keep one\'s breath to cool one\'s porridge <be speechless>
- 近義詞默然無聲
- 反義詞滔滔不絕
詞語解釋
- 見“[[默然無言]]”。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默然無語
- 默然無語,漢語詞匯。
- 注音:mò rán wú yǔ
- 釋義:不聲不響,一句話也不說。
“默然無語”單字解釋
無:[wú] 1.沒有(跟“有”相對):從~到有。~產(chǎn)階級。有則改之,~則加勉。 2.不:~論?!?。 3.不論:事~大小,都有人負(fù)責(zé)。 4.同“毋”。 5.姓。 [mó] 見【南無】。...
然:1.對;不錯(cuò):不以為~。 2.指示代詞。如此;這樣;那樣:不盡~。知其~,不知其所以~。 3.然而:此事雖小,~亦不可忽視。 4.副詞或形容詞后綴:忽~。突~。顯~。欣~。飄飄...
語:[yǔ] 1.話:~言?!?。漢~。外~。成~。千言萬~。 2.說:細(xì)~。低~。不言不~。默默不~。 3.諺語;成語:~云,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” 4.代替語言表示意思的動(dòng)作或方式:...
默:1.不說話;不出聲:沉~?!?。 2.離開書本憑記憶寫出來:~書。~生字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