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苦救難
- 拼音jiù kǔ jiù nàn
- 注音ㄐㄧㄨˋ ㄎㄨˇ ㄐㄧㄨˋ ㄣㄢˋ
- 成語繁體捄苦捄難
- 成語解釋佛經(jīng)中的話。拯救在苦難中的人。
- 成語出處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:“雖不會法灸神針,更勝似救苦救難觀世音?!?/li>
- 成語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賓語、定語;含褒義,常與大慈大悲連用
- 成語例子金庸《鹿鼎記》:“這名字倒怪,我只聽過大慈大悲,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。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成語辨形苦,不能寫作“若”。
- 成語正音難,不能讀作“nán”。
- 英語翻譯bring somebody out of the pit of misery
- 日語翻譯苦難中の人を救済する
- 近義詞助人為樂
- 反義詞嫁禍于人殺人放火
詞語解釋
- 謂把人從苦難中拯救出來。
國語詞典
- 拯救人的痛苦與災(zāi)難。
- 《水滸傳.第三四回》:「劉高在馬上死應(yīng)不得,只口里念道:『救苦救難天尊!』」
- 《初刻拍案驚奇.卷八》:「弟子虔誠拜禱,伏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,廣大靈感,使夫妻再得相見!」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救苦救難
- 救苦救難是一個漢語成語,讀音為jiù kǔ jiù nàn,佛經(jīng)中的話。拯救在苦難中的人。
“救苦救難”單字解釋
救:1.援助使脫離災(zāi)難或危險:~命。挽~。營~。搭~。搶~。一定要把他~出來。 2.援助人、物使免于(災(zāi)難、危險):~亡?!??!珵?zāi)?!?。...
苦:1.像膽汁或黃連的味道(跟“甘、甜”相對):~膽。這藥~極了。 2.難受;痛苦:~笑。艱~。愁眉~臉?!兆舆^去了。~盡甘來。 3.使痛苦;使難受:一家五口都仗著他養(yǎng)活,可...
難:[nán] 1.不容易,做起來費事:~處?!??!c?!P(guān)。~熬。~耐?!a(chǎn)。~堪?!}?!?。~于。困~。畏~。急人之~。 2.不大可能辦到,使人感到困難:~免?!珵??!!?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