負荊請罪

  •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
  • 注音ㄈㄨˋ ㄐㄧㄥ ㄑㄧㄥˇ ㄗㄨㄟˋ
  • 成語繁體負荊請辠
  • 成語解釋負:背著;荊:荊條。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。表示向人認錯賠罪。 背上荊條請求責罰。表示真誠地認罪賠禮 我則做小,負荊請罪。——《元曲選外編.澠池會》
  •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廉頗聞之,肉袒負荊,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?!?/li>
  • 成語用法連動式;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賠禮道歉的場合
  • 成語例子我今特來尋賢弟,負荊請罪。(明 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四十六回)
  •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
  •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  •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  •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  • 成語辨形負,不能寫作“赴”;荊,不能寫作“京”。
  • 成語正音荊,不能讀作“jīn”。
  • 英語翻譯bearing the rod and willingly taking the punishment
  • 日語翻譯はらの杖(つえ)を背負(せお)って,自分の罪を深くわびる
  • 俄語翻譯явиться с повинной
  • 其他語言<法>demander pardon <faire amende honorable>
  • 近義詞引咎自責
  • 反義詞興師問罪

詞語解釋

  1. [proffer a birch and ask for a flogging;apology for wrong-doing;be contrite and ask for pardon;carry a rod on one's back and ask to be punished;carry firewood and ask to be spanked]背上荊條請求責罰。表示真誠地認罪賠禮
    1. 我則做小,負荊請罪。——《元曲選外編·澠池會》

國語詞典

  1. 戰(zhàn)國時趙國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不和,相如為社稷著想,每每退讓。廉頗得知后深覺自己無知,乃袒衣露肉,背負荊條,隨賓客到藺相如居所謝罪。典出《史記.卷八一.廉頗藺相如傳》。后世用來形容向對方承認錯,請求責罰和原諒。
    1. 《舊五代史.卷一三三.周書.世襲傳二.錢镠傳》:「敢不投杖責躬,負荊請罪?!?/li>

網絡解釋

  1. 負荊請罪
    1. 負荊請罪出自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,講述了發(fā)生在趙國首都邯鄲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,故事又被稱為將相和。 在邯鄲市串城街(邯鄲道)有一處巷子回車巷,這里就是藺相如回避廉頗的窄巷。還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車巷碑記,記述負荊請罪的故事。
    2. 意思:負:背著;荊:荊條。背著荊杖,表示服罪,向當事人請罪,形容主動向人認錯、道歉,給予自己嚴厲責罰,也表示向人認錯賠罪。
    3. 出自: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廉頗聞之,肉袒負荊,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。”示例:我今特來尋賢弟,~。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四十六回近義詞:引咎自責反義詞:興師問罪語法:連動式;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賠禮道歉的場合。 負:背,背著。(荊是落葉叢生灌木,高四五尺,莖堅硬,可作杖,有刺。荊條長而柔韌,可以編制筐、籃、籬笆等。) 請罪:自己犯了錯誤,主動請求處罰讓對方原諒。(背著荊杖,表示服罪,向當事人請罪。) 負荊請罪:形容主動向人認錯、道歉,給自己嚴厲責罰。

“負荊請罪”單字解釋

:1.犯法的行為:~大惡極。立功贖~。 2.過失:不應歸~于人。 3.依法給予的刑罰;懲處:判~。待~。 4.苦難;痛苦:受~。...
:1.灌木。種類很多。多叢生,枝條柔軟,可編筐簍。 2.古時用荊條做成的刑杖:負~請罪。 3.春秋時楚國也稱荊。...
:1.請求:~教?!?。~人幫忙。你可以~老師給你開個書目。 2.邀請;聘請:催~。~客?!t(yī)生?!俗鲌蟾妗?3.敬辭,用于希望對方做某事:您~坐?!珳蕰r出席。 4.舊時指買香...
:1.背(bēi):~荊?!?。 2.擔負:~責任。身~重任。 3.依仗;倚靠:~隅。~險固守。 4.遭受:~傷?!?。 5.享有:久~盛名。 6.虧欠;拖欠:~債。 7.背棄;辜負:~約。忘恩...

熱門成語推薦
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
Copyright © 2020-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-29
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