蛟龍得水
- 拼音jiāo lóng dé shuǐ
- 注音ㄐㄧㄠ ㄌㄨㄙˊ ˙ㄉㄜ ㄕㄨㄟˇ
- 成語繁體蛟龍得水
- 成語解釋傳說蛟龍得水后就能興云作雨飛騰升天。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(jī)會(huì)。也比喻擺脫困境。
- 成語出處管仲《管子 形勢》:“人主待得民,而后成其威,故曰:蛟龍得水,而神可立也,虎豹得幽,而威可載也?!?/li>
- 成語用法主謂式;作主語、謂語、賓語、分句;含褒義
- 成語例子西伯夸官先飲宴,蛟龍得水離泥沙。(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二十回)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主謂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成語辨形蛟,不能寫作“狡”。
- 成語正音蛟,不能讀作“jiǎo”;得,不能讀作“kě”。
- 英語翻譯A bold man gets an opportunity to show his prowess.
- 近義詞飛黃騰達(dá)如魚得水一鳴驚人
- 反義詞蛟龍失水懷才不遇
詞語解釋
- [to have an opportunity to bring one's ability into full play]蛟龍欣逢雨水。喻指君主得民心;英雄逢時(shí)大有憑藉、施展之機(jī)
- 所謂蛟龍得水之秋,自此一舉,此后不復(fù)與諸君伍矣。——《北史》
國語詞典
- 傳說蛟龍得水后,便能興云作雨飛騰升天。比喻有才干的人得到施展本領(lǐng)、抱負(fù)的機(jī)會(huì)。
- 《管子.形勢》:「蛟龍得水,而神可立也?!?/li>
- 《魏書.卷七三.楊大眼傳》:「吾之今日,所謂蛟龍得水之秋?!?/li>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蛟龍得水
- 蛟龍得水是一個(gè)成語,讀音是jiāo lóng dé shuǐ,意思是蛟龍欣逢雨水。喻指君主得民心;英雄逢時(shí)大有憑藉、施展之機(jī)。
“蛟龍得水”單字解釋
得:[dé] 1.得到(跟“失”相對):取~?!?。不入虎穴,焉~虎子。這件事辦成了你也會(huì)~些好處。 2.演算產(chǎn)生結(jié)果:二三~六。五減一~四。 3.適合:~用?!w。 4.得意:自~。 5...
水:1.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,化學(xué)式H2O。無色、無味、無臭的液體,在標(biāo)準(zhǔn)大氣壓(101325帕)下,冰點(diǎn)0℃,沸點(diǎn)100℃,4℃時(shí)密度最大,為1克/毫升。 2.河流:漢~?;础?。 3.指江、河、湖、...
蛟:蛟龍,古代傳說中一種能發(fā)洪水的龍。...
龍:1.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(dòng)物,身體長,有鱗,有角,有腳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降雨。 2.封建時(shí)代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征,也用來指帝王使用的東西:~顏。~廷?!??!?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