芟夷大難
- 拼音shān yí dà nàn
- 成語繁體芟夷大難
- 成語解釋芟:刪除雜草;芟夷:削平;難:災(zāi)難。削平大亂。
- 成語出處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:“今操芟夷大難,略已平矣?!?/li>
- 成語用法作謂語;指平亂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動賓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芟:刪除雜草;芟夷:削平;難:災(zāi)難。削平大亂。
“芟夷大難”單字解釋
大:[dà] 1.指面積、體積、容量、數(shù)量、強度、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,與“小”相對:~廳?!?。~氣候。夜郎自~?!贡惚?。 2.指大小的對比:這間房有那間兩個~。 3...
夷:1.平坦;平安:化險為~。 2.破壞建筑物(使成為平地):燒~彈?!珵槠降亍?3.滅掉;殺盡:~滅?!?。 4.我國古代稱東方的民族,也泛稱周邊的民族:淮~。四~。 5.舊時泛指外...
芟:1.割(草)。 2.除去:~除。...
難:[nán] 1.不容易,做起來費事:~處。~度。~點。~關(guān)?!??!汀!a(chǎn)。~堪。~題。~以。~于。困~。畏~。急人之~。 2.不大可能辦到,使人感到困難:~免?!珵??!?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