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良借箸
- 拼音zhāng liáng jiè zhù
- 注音ㄓㄤ ㄌㄧㄤˊ ㄐㄧㄝ ˋ ㄓㄨˋ
- 成語解釋張良:西漢時劉邦的謀臣。箸:筷子。張良借(劉邦的)筷子為他籌畫指點。比喻出謀劃策。
- 成語結構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張良:西漢時劉邦的謀臣。箸:筷子。張良借(劉邦的)筷子為他籌畫指點。比喻出謀劃策。
國語詞典
- 酈食其勸劉邦立六國后代來共伐楚國,后張良至,劉邦正要用飯,張良拿起筷子為劉邦解說形勢。見《史記.卷五五.留侯世家》。后遂以張良借箸指籌劃、計劃。
網(wǎng)絡解釋
- 張良借箸
- zhāng liáng jiè zhù
- 【解釋】:張良:西漢時劉邦的謀臣。箸:筷子。張良借(劉邦的)筷子為他籌劃指點。用以比喻出謀劃策。
- 歷史故事
- 當年劉邦與項羽相持不下,有個叫酈食其的縱橫家給劉邦出了個主意,讓他分封戰(zhàn)國時期六國的后代。劉邦舉棋不定,趁吃飯時,詢問張良這個主意如何,張良立即表示堅決反對,從劉邦的食案上抓過一把筷子,幫助劉邦分析,從八個方面力駁這種主張的危害,每提出一個理由,都擺出一根筷子。這就是“借箸代籌”這個典故的由來,與“張良借箸”同義。劉邦接受了張良的意見,收回成命,避免了分裂割據(jù)現(xiàn)象的出現(xiàn),成就了兩漢四百年的統(tǒng)一大業(yè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