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爭庭論
- 拼音miàn zhēng tíng lùn
- 注音ㄇㄧㄢˋ ㄓㄥ ㄊㄧㄥˊ ㄌㄨㄣˋ
- 成語繁體靣爭庭論
- 成語解釋指直言敢諫。同“面折庭爭”。
- 成語出處宋·歐陽修《上范司諫書》:“他日聞有立天子陛下,直辭正色,面爭庭論者,必范君也?!?/li>
- 成語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為人敢說話
- 成語結構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指直言敢諫。同“面折庭爭”。
網(wǎng)絡解釋
- 面爭庭論
- 面爭庭論是一個詞語,讀音是miàn zhēng tíng lùn,解釋是指直言敢諫。
“面爭庭論”單字解釋
爭:1.因意見不一致而相互辯詰:~論。是非之~。 2.力求獲得或達到:為祖國~光。力~上游。 3.競爭;爭奪:~先恐后。只~朝夕。 4.疑問代詞。怎么;如何(見于早期白話):~奈。...
庭:1.院子;院落:前~。 2.廳堂:大~廣眾。 3.司法機關審判案件的地方:法~。開~。...
論:[lùn] 1.分析和說明道理:評~。議~。 2.分析和說明道理的言論、文章或理論:輿~。社~。歷史唯物~。 3.評定;看待:~罪。相提并~。 4.介詞。按照:~堆賣?!嫻?。 [lún]...
面:1.頭的前部;臉:~孔?!珟⑿?。 2.向著;朝著:背山~水。這所房子~南坐北。 3.物體的表面,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:水~。地~。路~。圓桌~兒?!珒耗サ煤芄?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