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不絕書
- 拼音shǐ bù jué shū
- 注音ㄕㄧˇ ㄅㄨˋ ㄐㄩㄝˊ ㄕㄨ
- 成語繁體史不絶書
- 成語解釋書:指記載。史書上不斷有記載。過去經(jīng)常發(fā)生這樣的事情。 指經(jīng)常發(fā)生的那一類事情,歷史記載上常能看到 魯之于 晉也,職貢不乏,玩好時至,公卿大夫,相繼于朝,史不絕書。——《左傳.襄公二十九年》
- 成語出處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公卿大夫相繼于朝,史不絕書?!?/li>
- 成語用法緊縮式;作謂語、分句;指歷史上經(jīng)常發(fā)生這樣的事情
- 成語例子劉大年《臺灣一千七百年的歷史》:“往后史不絕書,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。”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緊縮式成語
-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-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-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
- 英語翻譯same things were very common in history <be again and again repeated in history>
- 近義詞
- 反義詞史無前例
詞語解釋
- [same things were very common in history;be again and again repeated in history]指經(jīng)常發(fā)生的那一類事情,歷史記載上常能看到
- 魯之于 晉也,職貢不乏,玩好時至,公卿大夫,相繼于朝,史不絕書?!蹲髠鳌は骞拍辍?/li>
國語詞典
- 同類的事經(jīng)常發(fā)生,不斷見于記載。
- 《左傳.襄公二十九年》:「魯之于晉也,職貢不乏,玩好時至,公卿大夫相繼于朝,史不絕書,府無虛月?!?/li>
- 唐.徐彥伯〈汾水新船賦〉:「厥聲載路,賡歌濟(jì)巨川之功;史不絕書,考課獲疇庸之最。」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- 史不絕書
- 史不絕書是一個漢語詞匯,拼音是shǐ bù jué shū,意思是史書上不斷有記載,出自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。
“史不絕書”單字解釋
不:[bù] 1.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:~去?!?。~多?!?jīng)濟(jì)?!欢??!芎?。 2.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~法?!?guī)則。 3.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...
書:1.寫字;記錄;書寫:~法。大~特~。振筆直~。 2.字體:楷~。隸~。 3.裝訂成冊的著作:一本~。一部~。一套~。叢~。新~。古~?!?。 4.書信:家~?!?。 5.文件:證...
史:1.歷史:~學(xué)。近代~。世界~。有~以來。 2.古代掌管記載史實(shí)的官。 3.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(經(jīng)史子集)中的第二類:~書?!?。 4.姓。...
絕:1.斷:隔~。絡(luò)繹不~。 2.窮盡;凈盡;沒有出路的:~望。彈盡糧~。~境。 3.副詞。1.極:~大多數(shù)?!?。2.全然;絕對:~無其事。 4.獨(dú)一無二的:~技。 5.氣息中止;死亡: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