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秋可畏
- 拼音yáng qiū kě wèi
- 成語解釋陽秋:原作“春秋”?!洞呵铩窞楣糯H、別善惡的編年體史書,這種有褒有貶秉筆直書的筆法,使有問題的人覺得可怕。
- 成語出處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春秋》而亂臣賊子懼。”明.焦竑《獻(xiàn)徵錄》:“儲瓘為考功郎中,藏否不曲當(dāng),一時人士悚然曰;‘陽秋可畏’”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“陽秋可畏”單字解釋
可:[kě] 1.許可:認(rèn)~。 2.能夠:牢不~破。 3.值得:~愛。 4.連詞。卻;可是。表示轉(zhuǎn)折:他年紀(jì)不大,力氣~不小。 5.副詞。1.表示強調(diào):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~大啦!2.用在疑問句...
畏:1.怕:不~艱險。英勇無~。 2.敬服:令人~服。后生可~。...
秋:1.秋季:深~。~風(fēng)?!??!邭馑?。 2.莊稼成熟或成熟時節(jié):麥~。大~。 3.指一年的時間:千~萬歲。一日不見,如隔三~。 4.指某個時期(多指不好的):多事之~。危急存亡...
陽:1.我國古代哲學(xué)認(rèn)為存在于宇宙間的一切事物中的兩大對立面之一(跟“陰”相對):陰~二氣。 2.太陽;日光:~光。~歷?!隆3?。向~。 3.山的南面;水的北面:衡~(在衡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