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義之師

  • 拼音rén yì zhī shī
  • 注音ㄖㄣˊ ㄧˋ ㄓㄧ ㄕㄧ
  • 成語繁體仁義之師
  • 成語解釋師:軍隊(duì)。伸張仁愛正義討伐邪惡的軍隊(duì)。亦作“仁義之兵”。
  • 成語出處明·羅貫中《三國(guó)演義》第一一五回:“吾欲興仁義之師,伐無道之主,汝安敢逆吾意!”明·方汝浩《禪真逸史》第十九回:“君候起仁義之師,吊民伐罪,四海引領(lǐng)而望,孰不歸心?”
  • 成語用法作主語、賓語;用于稱贊軍隊(duì)
  • 成語例子如此說來,雖然謀叛之徒,倒也忠義可嘉。本帥仁義之師,何愁楊梟不滅?!锴濉ゅX彩《說岳全傳》第四十九回
  •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偏正式成語
  •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  •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  •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
  • 英語翻譯an army of justice
  • 日語翻譯仁義の軍(ぐん)
  • 近義詞
  • 反義詞

詞語解釋

  1. 師:軍隊(duì)。伸張仁愛正義討伐邪惡的軍隊(duì)。亦作“仁義之兵”。

國(guó)語詞典

  1. 為伸張正義、為民除害而組成的軍隊(duì)。
    1. 《精忠岳傳.第一五回》:「因此我主興仁義之師,救百姓于倒懸?!?/li>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  1. 仁義之師
    1. 明-羅貫中《三國(guó)演義》第一一五回:“吾欲興仁義之師,伐無道之主,汝安敢逆吾意!”明-方汝浩《禪真逸史》第十九回:“君候起仁義之師,吊民伐罪,四海引領(lǐng)而望,孰不歸心?”。

“仁義之師”單字解釋

:1.公正合宜的道理;正義:道~。大~滅親?!蝗蒉o。 2.合乎正義或公益的:~舉。~演。 3.情誼:情~。忘恩負(fù)~。 4.因撫養(yǎng)或拜認(rèn)而成為親屬的:~父?!?5.人工制造的(人...
:1.往:由京~滬。君將何~? 2.人稱代詞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賓語):求~不得。取~不盡。操~過急。言~成理。取而代~。有過~無不及。反其道而行~。 3.人稱代詞。虛用,無...
:1.仁愛:~心?!??!亮x盡。 2.敬辭,用于對(duì)對(duì)方的尊稱:~兄。~弟。~伯。 3.姓。 4.果核或果殼最里頭較柔軟的部分,大多可以吃:杏~兒。核桃~兒。花生~兒。蝦~兒。...
:1.傳授知識(shí)、技術(shù)的人:教~。 2.掌握某種專門知識(shí)、技術(shù)的人:工程~。理發(fā)~。 3.效法:~法。 4.榜樣:前事不忘,后事之~。 5.軍隊(duì):出~。勞~動(dòng)眾。 6.軍隊(duì)編制單位。在軍之...

熱門成語推薦
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(qǐng)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
Copyright © 2020-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(hào)-29
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(yíng)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