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賜之師
- 拼音bài cì zhī shī
- 注音ㄅㄞˋ ㄘㄧˋ ㄓㄧ ㄕㄧ
- 成語解釋用以諷刺為復仇而又失敗的出兵。
- 成語出處《左傳 文公二年》:“春秋時,秦晉殽之戰(zhàn),秦將孟明視被俘。獲釋時,孟謂晉君曰:‘三年將拜君賜。’后三年,秦果然出兵伐晉復仇。又敗,晉人譏之為“拜賜之師”。
- 成語結構聯(lián)合式成語
-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詞語解釋
- 用以諷刺為復仇而又失敗的出兵。
網(wǎng)絡解釋
- 拜賜之師
- 拜賜之師是一個漢語成語,拼音是bài cì zhī shī,是用以諷刺為復仇而又失敗的出兵。
“拜賜之師”單字解釋
之:1.往:由京~滬。君將何~? 2.人稱代詞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賓語):求~不得。取~不盡。操~過急。言~成理。取而代~。有過~無不及。反其道而行~。 3.人稱代詞。虛用,無...
師:1.傳授知識、技術的人:教~。 2.掌握某種專門知識、技術的人:工程~。理發(fā)~。 3.效法:~法。 4.榜樣:前事不忘,后事之~。 5.軍隊:出~。勞~動眾。 6.軍隊編制單位。在軍之...
拜:[bài] 1.過去表示敬意的禮節(jié):對~。叩~。跪~。引恭敬地:~托。~訪。~望?!?。[禮拜]宗教徒對神敬禮或禱告。轉周、星期的別稱。 2.行禮祝賀:~年?!珘邸?3.用一定的禮節(jié)授...
賜:1.舊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把財物送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:~予。 2.敬辭,用于別人對自己的指示、光顧、答復等:~教?!?。請即~復。 3.敬辭,指別人給的東西或好處:厚~受之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