襞
bìㄅㄧˋ- 拼音bì
- 注音ㄅㄧˋ
- 部首衣
- 總筆畫19畫
- 部外筆畫13畫
- 結(jié)構(gòu)上下結(jié)構(gòu)
- 筆順編碼5132514143112413534
- 筆順順序橫折/橫/撇/豎/橫折/橫/點/橫/點/撇/橫/橫/豎/點/橫/撇/豎提/撇/捺
- 統(tǒng)一碼基本區(qū) U+895E
- 五筆nkue
- 倉頡sjyhv
- 鄭碼xmsr
- 四角70732
“襞”字的意思
衣服或某些器物上的褶(zhě)子。
“襞”字的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● 襞
bì ㄅㄧˋ
衣服和腸、胃等內(nèi)部器官上的褶子:皺~。胃~。摺疊衣裙。英語 fold, pleat, crease
法語 pli,repli
“襞”字的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襞 bì
〈動〉
(1) 折疊衣裙 [fold]
固不如襞而幽之離房?!稘h書·揚雄傳》。注:“疊衣也。”
美襞積以酷烈兮?!獜埡狻端夹x》
衣襞不縣有蟲?!醭洹墩摵狻ど滔x》
(2) 又如:襞方(端午節(jié)風(fēng)俗。用五色絲纏紙帛折成菱角方片,按一定方位(青、赤、白、黑為四方。黃居中央)綴于胸前,以示婦人養(yǎng)蠶之功);襞幅(折疊布幅為衣裳)
(3) 裂,剖分 [split]。如:襞箋(裁紙作畫。又作擘箋、劈箋)
詞性變化
◎ 襞 bì
〈名〉
衣服上打的褶子,泛指衣服的皺紋 [lap]。如:襞積(衣服上的褶子)
“襞”字的辭典解釋
襞ㄅㄧˋbì 名
衣服上折疊的痕跡或皺紋。唐·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卷六·藝絕》:「張遂置釣于巾襞中。」
腸、胃等內(nèi)部器官上的皺折。如:「胃皺襞」、「環(huán)狀皺襞」。
動折疊。晉·左思〈嬌女〉詩:「上下弦柱際,文史輒卷襞?!固啤ね醪淬~雀妓〉詩二首之一:「錦衾不復(fù)襞,羅衣誰再縫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