螽
zhōngㄓㄨㄥ- 拼音zhōng
- 注音ㄓㄨㄥ
- 部首蟲
- 總筆畫17畫
- 部外筆畫11畫
- 結(jié)構(gòu)上下結(jié)構(gòu)
- 筆順編碼35444251214251214
- 筆順順序撇/橫撇/橫鉤/捺/點(diǎn)/點(diǎn)/豎/橫折/橫/豎/橫/點(diǎn)/豎/橫折/橫/豎/橫/點(diǎn)
- 統(tǒng)一碼基本區(qū) U+87BD
- 五筆tujj
- 倉頡hylii
- 鄭碼rsii
- 四角27136
“螽”字的意思
〔螽斯〕昆蟲。種類很多。體窄長,綠或褐色,觸角細(xì)長,雄蟲以翅摩擦發(fā)聲,善跳躍。大多是植物害蟲。
“螽”字的基本解釋
● 螽
zhōng ㄓㄨㄥˉ
〔~斯〕昆蟲,身體綠色或褐色,善跳躍,對農(nóng)作物有害。 〔阜~〕即“蚱蜢”。
英語 katydid
法語 sauterelle
“螽”字的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螽 zhōng
〈名〉
蟲名?;阮惖目偯?[grasshopper]。
如:螽水(蟲災(zāi)及水災(zāi))
“螽”字的辭典解釋
螽ㄓㄨㄥzhōng 名
古代蝗蟲一類的害蟲總稱為「螽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