蝮
fùㄈㄨˋ- 拼音fù
- 注音ㄈㄨˋ
- 部首蟲
- 總筆畫15畫
- 部外筆畫9畫
- 結(jié)構(gòu)左右結(jié)構(gòu)
- 筆順編碼251214312511354
- 筆順順序豎/橫折/橫/豎/橫/點(diǎn)/撇/橫/豎/橫折/橫/橫/撇/橫撇/橫鉤/捺
- 統(tǒng)一碼基本區(qū) U+876E
- 五筆jtjt
- 倉頡lioae
- 鄭碼imkr
- 四角58147
“蝮”字的意思
〔蝮蛇〕也叫草上飛、土公蛇。爬行動物。頭三角形,背灰褐色,兩側(cè)各有一行黑褐色圓斑。有毒牙。生活在山野或平原,捕食老鼠和其他小動物。
“蝮”字的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● 蝮
fù ㄈㄨˋ
◎ 〔~蛇〕體色灰褐,有斑紋,頭部略呈三角形,有毒牙。
英語 venomous snake, viper
法語 Crotalinae
“蝮”字的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蝮 fù
〈名〉
(1) 動物名。蝮蛇 [Pallas pitviper]
蝮,蟲也。從蟲,復(fù)聲?!墩f文》
蝮虺博三寸,首大如擘。——《說文》
羽山多蝮蟲。——《山海經(jīng)·南山經(jīng)》
蝮蛇蓁蓁?!冻o·招魂》
(2) 又如:蝮蟲(傳說中的毒蛇名);蝮毒(蝮蛇之毒。蝮蛇般的毒心,極言其惡毒);蝮蝎(蝮蛇與蝎子。泛指毒蛇、毒蟲);蝮蠆(蝮蛇和蝎子)
“蝮”字的辭典解釋
蝮ㄈㄨˋfù名
動物名。一種毒蛇。脊椎動物門爬蟲類有鱗目。具管狀毒牙,長尺余。頭大,呈三角形,全身灰褐色,有斑紋。也稱為「蝮蛇」、「土虺蛇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