莞
guān,guǎn,wǎnㄍㄨㄢ|ㄍㄨㄢˇ|ㄨㄢˇ- 拼音guān,guǎn,wǎn
- 注音ㄍㄨㄢ|ㄍㄨㄢˇ|ㄨㄢˇ
- 部首艸
- 總筆畫(huà)10畫(huà)
- 部外筆畫(huà)7畫(huà)
- 結(jié)構(gòu)上下結(jié)構(gòu)
- 筆順編碼1224451135
- 筆順順序橫/豎/豎/點(diǎn)/點(diǎn)/橫撇/橫鉤/橫/橫/撇/豎彎鉤
- 統(tǒng)一碼基本區(qū) U+839E
- 五筆apfq
- 倉(cāng)頡tjmu
- 鄭碼ewbr
- 四角44212
- 異體字萖 唍
“莞”字的意思
〔莞爾〕微笑的樣子。
[guān]俗稱(chēng)席子草。水蔥一類(lèi)的植物。
[guǎn]用于地名,如東莞(在廣東)。
“莞”字的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● 莞
guān ㄍㄨㄢˉ
◎ 指水蔥一類(lèi)的植物,亦指用其編的席。
其它字義
● 莞
guǎn ㄍㄨㄢˇ
◎ 〔東~〕地名,在中國(guó)廣東省。
其它字義
● 莞
wǎn ㄨㄢˇ
◎ 〔~爾〕形容微笑,如“~~一笑”、“不覺(jué)~~”。
英語(yǔ) smiling; a kind of aquatic herb, clubrush, Scirpus lacustris
德語(yǔ) Skimmia japonica ,Lcheln (S),Wan (Eig, Fam)
法語(yǔ) jonc,sourire,Skimmia japonica,skimmia du Japon,(district)
“莞”字的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莞 guān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艸,完聲。本義:俗名水蔥、席子草。亦指用莞草織的席子)
(2) 同本義 [tabernaemontanus bulrush],植于水田,又名水蔥( Scirpus tabernaemontani ),莖高五六尺,可織席,葉小如鱗片,花黃綠色。一名“小蒲”。如:莞蒲(蒲草);莞席(莞草編織的席子);莞蕈(草制之席及竹制之席);莞蒻(莞和蒻是兩種編席的蒲草。借指用蒲草編的草席)。
(3) 另見(jiàn) guǎn;wǎn
基本詞義
◎ 莞 guǎn
(1) ——“東莞”( Dōngguǎn):市名,在廣東省東江下游
(2) 另見(jiàn) guān;wǎn
基本詞義
◎ 莞 wǎn
〈動(dòng)〉
(1) 微笑 [smiling]
浙酒二樽,少助待客之需。希莞納,幸甚。——《金瓶梅》
(2) 又如:莞納(笑納);莞收(笑著收下)
詞性變化
◎ 莞 wǎn
〈名〉
(1) 胃的內(nèi)腔 [gastral cavity]
寒氣在胃莞。——《武威漢代醫(yī)簡(jiǎn)》
(2) 另見(jiàn) guān
“莞”字的辭典解釋
參見(jiàn)「莞爾 」條。
莞ㄍㄨㄢguān 名植物名。莎草科莞屬,多年生草本。生于池沼、澤畔。莖高約二公尺,下部有褐色的鱗狀葉片。夏天開(kāi)淡褐色小花。莖可用來(lái)編織器物。也稱(chēng)為「水蔥」。
用莞織成的席子?!对?shī)經(jīng)·小雅·斯干》:「下莞上簟,乃安斯寢。」?jié)h·鄭玄·箋:「莞,小蒲之席也。」
姓。如三國(guó)時(shí)吳國(guó)有莞恭。
莞ㄍㄨㄢˇguǎn 名東莞:縣名。位于大陸地區(qū)廣東省廣州市東南,東江下游。
莞ㄨㄢwān同「豌 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