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笙”字的意思
簧管樂器。殷周時已流行。一般有十七根長短簧管(其中三根不發(fā)音)插于銅斗中,奏時手按指孔,利用吹吸氣流振動簧片發(fā)音。能奏和音?,F(xiàn)經改革,有二十二至三十二簧笙及加鍵笙等。多用于伴奏、合奏或獨奏。
“笙”字的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● 笙
shēng ㄕㄥˉ
◎ 管樂器名,一般用十三根長短不同的竹管制成,吹奏:~歌。蘆~?!軜罚▂uè)。
英語 small gourd-shaped musical instrument
德語 Mundorgel (S, Mus),Sheng (S, Mus)
法語 orgue à bouche
“笙”字的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笙 shēng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竹,生聲。本義:簧管樂器) 同本義 [sheng a reed pipe wind instrument]
笙,十三簧象鳳之身也。笙,正月之音,物生故謂之笙?!墩f文》
大笙謂之巢,小者謂之和?!稜栄拧?/p>
笙長四尺?!讹L俗通》
三人吹笙,一人吹和。蓋小者?!秲x禮·鄉(xiāng)射禮記》注
我有嘉賓,鼓瑟吹笙?!对姟ば⊙拧ぢ锅Q》
(2) 又如:笙弄(弄笙);笙簧(簧管樂器);笙咽(笙的音質失調);笙竽(笙和竽);笙匏(笙和匏);笙筑(笙和筑);笙暖(對笙簧加熱,使音質清亮);笙籟(笙和籟。古管樂器);笙鏞(亦作“笙庸”。古樂器名)
“笙”字的辭典解釋
樂器名。一種簧管樂器。用十三至十七根裝有簧片的竹管和一根吹氣管,裝在一個鍋形的底座上制成。演奏時以口接于吹管,分別以指按簧管,吹之發(fā)聲。
古代東方之樂?!吨芏Y·春官·眡瞭》:「凡樂事,播鼗,擊頌磬、笙磬。」?jié)h·鄭玄·注:「東方曰笙。笙,生也。在西方曰頌?!骨濉O詒讓·正義:「東方之樂,與樂器之笙物異,而取義于生則同也?!?/p>
竹簟。漢·揚雄《方言·卷五》:「簟,宋、魏之間謂之笙。」《文選·左思·吳都賦》:「桃笙象簟,盛于筒中?!估钌谱⒁齽㈠釉唬骸柑殷?,桃枝簟也,吳人謂簟為笙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