碑
bēiㄅㄟ- 拼音bēi
- 注音ㄅㄟ
- 部首石
- 總筆畫13畫
- 部外筆畫8畫
- 結(jié)構(gòu)左右結(jié)構(gòu)
- 筆順編碼1325132511312
- 筆順順序橫/撇/豎/橫折/橫/撇/豎/橫折/橫/橫/撇/橫/豎
- 統(tǒng)一碼基本區(qū) U+7891
- 五筆drtf
- 倉頡mrhwj
- 鄭碼gned
- 四角16640
“碑”字的意思
刻著文字或圖畫,豎立起來作為紀念物或標記的石頭:界~。墓~。里程~。紀念~。立了一塊~。
“碑”字的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● 碑
bēi ㄅㄟˉ
◎ 刻上文字紀念事業(yè)、功勛或作為標記的石頭:石~。豐~。墓~??凇??!摹!??!蹋淘诒系奈淖只驁D畫)?!兀╰à )?!??!?。里程~(a.設(shè)于道路旁邊用以記載里數(shù)的標志;b.喻在歷史發(fā)展進程中可以作為象征或標志的大事)。有口皆~。
英語 stone tablet; gravestone
法語 monument,stèle
“碑”字的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碑 bēi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石,卑聲。本義:古時宮、廟門前用來觀測日影及拴牲畜的豎石)
(2) 豎石 [upright stone]
碑,豎石也?!墩f文》
上當碑南陳?!秲x禮·聘禮》。注:“宮必有碑,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。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。其材,宮廟以石,窆用木?!?/p>
公室設(shè)豐碑?!抖Y記·檀弓》
君牽牲…既入廟門,麗(拴)于碑?!抖Y記·祭義》
(3) 石碑。石上刻著文字,作為紀念物或標記,也用以刻文告。秦代稱刻石,漢以后稱碑 [stone tablet]
碑,被也。此本葬時所設(shè)也。施鹿盧以繩被其上,引以下棺也。臣子追述君父之功,美以書其上,后人因焉。無故建于道陌之頭顯見之處,名其文就謂之碑也?!夺屆め尩渌嚒?/p>
有碑仆道?!巍?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
有碑載其事。——宋· 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
(4) 又如:楔形碑;碑文;碑記;石碑;豐碑;界碑;路碑;墓碑;里程碑
(5) 碑文,文體的一種 [inscription]。如:碑拓(碑刻的拓本)
“碑”字的辭典解釋
豎起來的大石塊或木柱。古代用來觀測日影、拴綁牲口、引棺入穴等。上或有穿孔?!墩f文解字·石部》:「碑,豎石也?!骨濉ざ斡癫谩ぷⅲ骸浮镀付Y》鄭注曰:『宮必有碑,所以識日景,引陰陽也;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;其材,宮廟以石,窆用木?!弧?/p>
刻上文字或圖案的石塊,豎立起來作為標志,或紀念之用。如:「界碑」、「里程碑」、「紀念碑」。
文體名??淘谑系奈脑~,用以頌揚功德,或記載死者的行誼等。如:「北魏嵩高靈廟碑」、「東魏敬史君碑」。
碑刻的書法資料。指將碑的正面(碑陽)、背面(碑陰)、兩旁(碑側(cè))、上頭(碑額)、下座(碑趺)上面的文字搨摹下來,以供書法臨寫。如:「禮器碑」、「曹全碑」、「北魏張猛龍碑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