瘻
lòuㄌㄡˋ- 拼音lòu
- 注音ㄌㄡˋ
- 部首疒
- 總筆畫16畫
- 部外筆畫11畫
- 結(jié)構(gòu)左上包圍結(jié)構(gòu)
- 筆順編碼4134125112512531
- 筆順順序點/橫/撇/點/提/豎/橫折/橫/橫/豎/橫折/橫/豎/撇點/撇/橫
- 統(tǒng)一碼基本區(qū) U+763B
- 五筆ukgv|ulvd
- 倉頡kllv
- 鄭碼tkzm
- 四角00144
- 異體字瘺 瘺
“瘻”字的意思
見“瘺”。
“瘻”字的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● 瘻
lòu ㄌㄡˋ
〔~管〕身體內(nèi)因發(fā)生病變而向外潰破所形成的管道,病灶裏的分泌物由此流出。 中醫(yī)指頸部生瘡,久而不愈,常出濃水。英語 fistula, sore, ulcer, goiter
法語 ulcère purulent
“瘻”字的詳細解釋
“瘻”字的辭典解釋
瘺ㄌㄡˋlòu名
一種脖子腫大的癥狀?!墩f文解字·疒部》:「瘺,頸腫也?!固啤ち谠床渡哒哒f〉:「可 以已大風、攣踠、瘺、癘,去死肌,殺三蟲?!?/p>
常流膿水、不能收口的膿瘍。如:「肛瘺」、「痔瘺」。
動膨脹、腫脹。《淮南子·說山》:「貍頭愈鼠,雞頭已瘺。」
瘺ㄌㄩˊlǘ參見「[[痀瘺]]」條。